“印度洋也是洋?”复旦大学一名学生被印度留学生无故殴打,报警验伤后向留学生所在学院投诉,而校方相关负责人则多次以“等待警方结论”为由回避责任。 2025年7月,复旦大学邯郸校区发生了一起让不少人揪心的事。 7月3日晚上10点左右,学校北苑食堂后方,一名数学系男生骑着共享单车经过,突然被一个陌生的印度男性袭击。 对方身材高大魁梧,先是伸手打在男生胸部,接着又挥了拳。 因为双方体型差距太大,男生没敢反抗,赶紧跑到附近的保安亭求助,还报了警。 之后,在辅导员陪同下,他去医院做了验伤。 打人事的是学校“全球公共政策”国际暑期学校的学员,刚到学校才四天。 这个暑期项目从6月30日持续到7月27日,事发后,男生第一时间就向学院和项目负责人反映了情况,可对方总说要等警方结论,让他自己联系公安机关解决。 就这样拖到7月25日,距离事发已经过去22天,男生再问处理结果,得到的回复还是“学院没处理,等警方结果”。 更让他无奈的是,那个打人的留学生已经回国了,连句道歉都没有。 后来因为一次沟通中,男生手机的录用提示音被对方听到,负责人直接挂了电话,男生彻底寒心,才把事情发到网上。 其实类似的事之前也发生过。 今年4月23日,江西理工大学的小王在健身房锻炼,正用着器材呢,一个外国留学生过来就要用。 小王说自己用完就让给他,可等小王锻炼完走出健身房,那个留学生已经叫了十来个人在外面等着,上去就把小王围起来打,还一边打一边骂,把小王打得脸上受了重伤,衣服都染了血。 当时学校说不会偏袒任何一方,可之后就没了下文,还把官方社交平台的评论区关了。 有学生说,学校对留学生挺照顾的,给他们配专属厨房、橡木床的双人宿舍,中国学生却挤在六人间里。 这两起事件里,留学生打人后,学校处理都不太积极,这背后其实和留学生的“超国民待遇”争议脱不了关系。 现在国内给外国留学生的补贴确实不低。 按教育部的规定,一类地区的本科留学生,每年能拿到59200到66200元的补贴,涵盖学费、住宿费这些,中国政府奖学金最高能到99800元一年。 这比国内本科生每年8000到15000元的助学金高出不少。 不光是钱,资源配置上也有差距。 有些985高校,留学生住单人公寓,中国学生却要四到六个人挤在差不多大的宿舍里。 南昌还有所高校,之前打算花1.4亿给200个留学生建豪华宿舍,这事当时也引起不少讨论。 管理上也存在双标,不少学校对留学生的违纪处理得比较松。 就像复旦大学这次,明明事情证据挺清楚,报警也及时,可就是没及时处理,让打人者顺利回国了。 江西理工大学那起群殴事件,最后也是低调处理。 有人觉得,这样下去不行。 国际学生来留学,本来是件促进交流的好事,可要是总搞特殊待遇,不仅会让国内学生觉得不公平,还可能让一些留学生觉得自己有特权,做事没分寸。 英国有研究显示,国际学生选留学的地方,最看重的是教育质量和学位认可度,不是补贴多少。 澳大利亚取消了留学生的特殊待遇,来的人反而多了12%。 美国顶尖高校给国际学生的资助,平均下来也就中国的三分之一,可还是能吸引到全世界的学生,靠的就是学术实力。 要知道,我国教育资源分布本来就不太均衡。 中西部农村的学生,每天的餐费补助还不到8块钱。 甘肃临夏有15%的初中生,因为家里经济条件不好,都在考虑要不要辍学。云南怒江有些地方,30%的学生上学得步行两个多小时。 把给留学生的部分资源,多往这些地方匀一匀,可能更有意义。 对待留学生,其实不用搞特殊化。 像清华大学那样,中外学生用一样的管理标准,挺好的。 补贴也可以和学习成绩、学术表现挂钩,学得好的多给点,这样既能吸引真正想学习的人,也能让大家觉得公平。 现在大家对这两起打人事件反应大,就是觉得不管是哪国人,在学校里都该遵守一样的规矩,打人了就得受处理,不能因为是留学生就不一样。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更得把一碗水端平,这样才能让学生信服,也才能真正体现教育的公平。
印度人嫌弃美国的大城市到处都是尿骚味一位印度网友去了一趟上海,回来之后就开始在
【16评论】【11点赞】
飞飞
此等校长直接毙了吧
用户10xxx83
直接报警,让公安来处理
杰威智测 回复 08-02 18:47
这事只能发给中央巡查组给他们看看打脸不,中国的包容全世界不需要还在那边打中国人这不激情民怨才不正常?国外那个国家给过这么好脸色,即便是中国人在国外?[裂开][裂开]中国强大更不应该出现这情况,就应该强硬起来秀一下肌肉[捂脸哭][捂脸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