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浙江大学和上海大学都沉默了,当年王兴兴因英语差被浙大拒之门外,转而去了上海大学读研,如今,他创办的宇树科技因四足机器人火了,连带他与两校的故事也被扒出。 1990 年,宁波余姚的普通家庭迎来了一个沉默的男孩,王兴兴从小就不爱说话,却对科技有着近乎执拗的痴迷。 邻居家的黑白电视里播放的航空航天纪录片,能让他蹲在屏幕前看一整天,手指跟着火箭发射的轨迹在空中比划。 他的童年充斥着各种 “小折腾”。 零花钱舍不得买零食,全换成电路板和齿轮,工地捡来的废木料,铁丝,在他手里能变成会跑的小车、能转的风车。 还有回偷偷搞化学实验,氯气漏得满屋都是,爸妈没真发火,只叮嘱 “注意安全”,这份开明成了他探索欲的温床。 偏科在他身上格外明显。 数理化回回考年级前几名,英语却像道跨不过的坎。 2006 年中考差点落榜,靠倒数成绩勉强挤进高中,三年里英语只及格过三次。 研究生宿舍成了他的第一个 “工厂”。 2010 年寒假,网上一段外国大学生用 3D 打印做人形机器人的视频,让他眼睛发亮。 视频里说整套设备花了五千美元,他摸着口袋里攒了半年的零花钱,心里冒出个念头:“我不用那么多钱也能做出来。” 半年后,那个用硬纸板和塑料板拼起来的双足机器人,真的颤颤巍巍地迈开了步子,虽然走两步就会倒,王兴兴却抱着它笑了好久。 那年暑假,他又捣鼓出力反馈手套,隔着屏幕能感受到对方的握力。 隔年做出的带关节机械手,手指能灵活地拧瓶盖、捡硬币,比后来马斯克在 2023 年晒出的机器人手指还要灵巧。 2015 年,上海大学的实验室里诞生了四足机器狗 XDog。 这小家伙只有半米高,却装着王兴兴自己设计的特殊电机,跑起来像只敏捷的小鹿,跳台阶、翻跟头样样在行。 最让人吃惊的是成本 ,别人做类似的机器狗要几十万,他只用了两万块。 2016 年春天,他从大疆辞职,拉上两个志同道合的同学,在杭州租了间十几平米的办公室,宇树科技就这么开张了。 创业头一年,日子过得像打仗,七个人挤在一张桌子上画图,晚上铺块瑜伽垫睡地板,外卖只点最便宜的蛋炒饭,省下来的钱全换成了零件。 有次为了测试机器狗的平衡能力,他们在办公室铺了层薄冰,机器狗摔了几十次,他们就捡起来调试几十次。 直到凌晨,机器狗终于在冰面上稳稳走了三步,几个人冻得搓着手,却激动得跳了起来。 2017 年推出的 AlienGo 四足机器人,成了宇树的 “翻身仗”。 这款机器人能在斜坡上跑,能在碎石堆里走,性能跟外国大牌不相上下,价格却只有对方的三分之一。 订单从全国各地涌来,有科研机构买去做实验,有影视公司租去拍电影,甚至有博物馆请它当 “讲解员”。 王兴兴站在生产线旁,看着一个个机器人被打包发走,突然想起高中时蹲在水泥地上磨飞机零件的自己,眼眶有点发热。 2023 年底,一段 30 秒的视频在国外社交平台爆了火:宇树的新机器狗 B2-W 原地起跳半米高,空中转体 360 度,落地时稳稳当当,连尾巴都没晃一下。 马斯克刷到后,立刻转发评论:“未来打仗靠机器人!” 那天晚上,王兴兴在公司群里发了个红包,附言:“咱们的狗,让世界看见了。” 英伟达办年会时,黄仁勋特意在台上提到宇树的人形机器人 H1,说 “这是未来的伙伴”。 会后还拉着王兴兴拍了张合影,照片里,王兴兴穿着简单的黑色卫衣,笑得有点腼腆。 尽管名气大了之后也有很多质疑的声音,但更多人觉得,从无到有已经不易。 2025 年亚布力论坛上,俞敏洪提到他被浙江大学拒绝的事,说现在的教育太看重 “全面发展”,英语不好就进不了好学校。 可有些孩子天生就是 “偏科战神”,硬要补短板,反而把长板给磨短了。 这话戳中了不少人,网上吵得厉害,有人说浙大该改改规矩,也有人替上海大学高兴,“捡了个宝”。 王兴兴还记得小时候蹲在水泥地上磨飞机零件的感觉,手心的疼和心里的热,一直都记得。 如今,宇树的机器人在工厂里巡检,在灾区搜救灾民,甚至在公园里帮老人拎菜篮子。 这些实实在在的用处,或许就是对当年那个不肯放弃的少年,最好的回答。
电视剧的大学生活VS真实的大学
【1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