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死十四亿人?”美国大使放下狠话:只要中国不听话,不低头,就要卡粮断油,让十四亿人挨饿受穷! 当美国驻日本大使拉姆·伊曼纽尔,在东京的会议上抛出这句话时,现场的空气瞬间凝固了。 这位资深外交官毫不掩饰地威胁:“只要中国不听话,不低头,就要卡粮断油,让十四亿人挨饿受穷!”消息一出,舆论哗然。 拉姆·伊曼纽尔的言论并非孤立事件,2024年第二季度,美国针对中国的“脱钩断链”政策骤然升级。 6月初,美国商务部突然宣布扩大对中国半导体制造设备的出口管制范围,6月中旬,美国财政部又威胁要将更多中国银行踢出SWIFT系统。 这场“卡脖子”行动已从芯片延伸至粮食和能源,人类生存的命脉,粮食真能卡住中国脖子?农业农村部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口粮自给率已达100%,谷物自给率超过95%。 国际粮农组织(FAO)2023年报告指出,中国储备粮占全球库存一半以上,足够全国人民吃上一年半。 但美国确实握有筹码——大豆和玉米,2023年中国进口大豆9941万吨,其中60%来自巴西,34%来自美国。 若美国联合盟友切断供应,短期内将冲击食用油和饲料价格,不过中国早有布局,今年初与俄罗斯签署史上最大粮食进口协议,在非洲莫桑比克的万顷农场已进入丰产期,国内盐碱地大豆亩产突破300公斤,粮仓的钥匙正被分散到全球各地。 石油绞索能勒紧吗?2023年中国原油进口量达5.64亿吨,对外依存度72%,美国若联合沙特等中东产油国实施禁运,确实可能引发震荡。 但现实是,今年4月中国与伊朗签署250亿美元石油换基建协议,中俄原油管道二线工程提前三个月贯通,舟山原油储备基地储油量突破4000万吨。 国际能源署(IEA)评估认为,中国战略石油储备足够支撑90天紧急状态,超过国际标准的1.5倍。 更关键的是,美国盟友未必跟进,当德国总理朔尔茨7月访华签下千亿欧元订单,当沙特王储公开拒绝配合美国石油禁运,这场“断油”威胁更像单边主义的孤独呐喊。 拉姆·伊曼纽尔的威胁暴露了美国对华战略的深层困境,当贸易战未能压服中国,科技战遭遇华为Mate70的强势突围,五角大楼又发现福建舰电磁弹射技术超越福特号时,某些人开始病急乱投医。 这种“粮食武器化”的思维极其危险,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警告,“将粮食作为地缘政治武器,最终将反噬全球粮食安全体系。” 1973年美国对苏联的粮食禁运直接催生了巴西农业崛起——历史总在重演,只是这次中国准备得更充分。 在南海莺歌海盆地,我国首座深水钻井平台“深海一号”正以日均1000万立方米的产能输送天然气,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耐盐碱水稻试验田亩产突破600公斤,中欧班列今年前五个月开行量同比激增40%,陆路运输大动脉跳动着强劲的脉搏。 当拉姆·伊曼纽尔说出“饿死十四亿人”时,他显然低估了这个民族刻在基因里的生存智慧,从三年自然灾害到西方技术封锁,中国人最擅长的就是在绝境中开辟生路。 粮食和能源从来不是简单的商品,它们是文明的基石,拉姆·伊曼纽尔的言论将粮食武器化,不仅违背人道主义精神,更破坏全球治理根基。 但中国不是苏联,我们拥有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最庞大的外汇储备和最坚韧的国民意志,当某些政客沉迷于“卡脖子”的快感时,中国正默默构建着多元化的供应链网络,从巴西大豆田到俄罗斯油气田,从非洲农场到东南亚粮仓,十四亿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饿死十四亿人? 这恐怕是21世纪最荒诞的地缘政治笑话。
“饿死十四亿人?”美国大使放下狠话:只要中国不听话,不低头,就要卡粮断油,让十四
老阿七说史
2025-08-01 10:13:25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