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2年,康熙帝专程到四儿子的赐园,指名要见孙子乾隆的生母钮祜禄氏。只见他上下

另眼观史 2025-08-01 08:04:55

1722年,康熙帝专程到四儿子的赐园,指名要见孙子乾隆的生母钮祜禄氏。只见他上下打量着,跪在地上的钮祜禄氏,方脸大耳、鼻直口方、骨胳粗壮,随后却说:“果真是有福之人!”

在康熙的众多孙子中,弘历原本并不显眼。1711年,他出生在北京雍亲王府,母亲是年仅二十岁的普通格格钮祜鲁氏。与其他王孙相比,弘历的出身并不高贵,家世也并不显赫。然而,历史的变迁往往充满着不可预见的转折,正是这位不起眼的王孙最终登上了清朝的帝位,成为了乾隆帝。 不少历史学者曾误以为乾隆的母亲出自显赫家族,原因之一便是她的姓氏——钮祜鲁氏。这个姓氏在清朝历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曾涌现过许多著名的政治人物与后宫嫔妃。然则,乾隆母亲的家族背景并不像外界所想象的那样辉煌。 的家族出自清朝开国元勋额亦都的旁支,而乾隆母亲的祖父——凌柱,虽然官职不低,但也不过是一个四品典仪,其地位与家族的显赫程度,无法与“钮祜鲁氏”的其他名门望族相提并论。 在乾隆继位后,他对母亲的孝顺可见一斑。乾隆下令修建了气势宏伟的清漪园,这座园林最初是在乾隆年间建设,作为孝圣宪皇太后钮祜禄氏六十大寿的庆典之地。园中的万寿山也因此更名,并建起了“大报恩延寿寺”。 然而,清漪园的辉煌并未持久。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清漪园遭到了焚毁。尽管后来的光绪年间有过修复,清漪园的遗迹至今依然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沧桑。清漪园后来改名颐和园,虽然承载了乾隆时期的辉煌,但它与当初的清漪园已截然不同。

1722年的一天,康熙帝驾临四子胤禛的赐园。彼时正值牡丹盛放之时,漫山遍野的花朵争奇斗艳,姹紫嫣红,煞是好看。康熙帝本就心情烦闷,在这美景之中,也难得的放松了下来。 近些年来,康熙帝为皇位继承人的选择问题烦恼不已。众皇子们你争我夺,各有心思,搞得康熙心力交瘁。而四子胤禛看似对皇位并不热衷,整日里不是在家中练字,就是埋头苦读佛经,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这让康熙颇为欣慰,觉得这个儿子最是可靠踏实。据史料记载,康熙晚年多次到胤禛的赐园小住,享受片刻的宁静。 1722年,胤禛邀康熙到牡丹台赏花品茗,话家常。茶过三巡,胤禛话锋一转,提及康熙的两个皇孙至今尚未见过康熙的面。要知道,彼时康熙皇孙满堂,光孙子就有97个,加上孙女三五十个,康熙哪里见得过来。就连平日里忙于朝政的康熙,也就见过约莫三十个。闻言,康熙颇感兴趣,当即吩咐把孙子们叫来。 不一会儿,胤禛的四子弘历和五子弘昼,一前一后地走了进来。康熙端详二人,见弘昼相貌平平,倒也谦逊有礼;弘历却是目光炯炯,隐隐有龙章凤姿之相。康熙心下喜欢,便用周敦颐的《爱莲说》试探弘历。 谁知弘历竟将此文倒背如流,还对字里行间之意阐释得头头是道,著实让康熙刮目相看。康熙帝指名要见孙子乾隆的生母钮祜禄氏。只见他上下打量着,跪在地上的钮祜禄氏,方脸大耳、鼻直口方、骨胳粗壮,随后却说:“果真是有福之人!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夏秋之际,弘历和康熙几乎每天都在一起。那时,康熙常常在避暑山庄内批阅奏章,而小小的弘历就在旁边专心磨墨写字。康熙时常起身走到孙子身边,手把手教他写字,耐心地引导他。 吃饭时,祖孙俩同桌而坐,康熙一边享用膳食,一边不忘关照孙子,给他夹菜。而每当康熙接见大臣时,弘历也得到了特批,可以在场聆听,静默伺候,始终不敢出声。小小的弘历显得懂事而又乖巧,为康熙晚年的生活带来了无尽的欢乐。 12岁的乾隆,凭借其机智和深思熟虑的态度,打动了当时的康熙帝。康熙深知自己的年岁已高,未来的继承问题渐渐成为他心中的忧虑。在此时,康熙显然看到了乾隆身上的潜力,这一发现最终使胤禛从众多兄弟中脱颖而出,继承了大清的皇位。 根据《东华录》的记载,康熙在临终时,曾写下遗诏,明确表示将胤禛(后来的雍正帝)视作“人品贵重,深肖朕躬”的继位者。经过数次废立,康熙最终决定不再立太子,而是由胤禛继位。由此,乾隆不仅接过了父亲的江山,也继承了母亲的福气,成为了清朝历史上最为杰出的皇帝之一。 翌年,雍正即位后,钮祜禄氏便被封为熹妃,继而升为熹贵妃,最终在乾隆即位后,尊号“孝圣宪皇后”。乾隆即位后,钮祜禄氏的福气并未止步,反而愈加显现。乾隆对母亲的孝心感人至深。尽管国家事务繁忙,他仍旧保持着三天一问安、五天一侍膳的传统,每时每刻关心母亲的生活起居。 为了讨母亲欢心,乾隆每逢母亲生日,总是大肆庆祝。特别是在乾隆六年(1741年),为庆祝母亲五十岁生日,乾隆照办康熙五十大寿的排场,举办了盛大的庆典。当天,街头排列了大量老人供人瞻仰,每一位接受跪接的老人,乾隆都慷慨赏赐,花费高达十万两黄金,绸缎七万多匹。之后,乾隆更是毫不吝惜金钱,为母亲的生日庆祝铺张浪费,尽显孝心。 乾隆的母亲钮祜禄氏,不仅身体硬朗,还乐于活动。每当乾隆出巡时,总是带着母亲一同前行,称之为“奉太后安舆出巡”。

0 阅读:245

猜你喜欢

另眼观史

另眼观史

关注我!带你看遍中国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