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跳水“大魔王”高敏痛心疾首指出:全红婵停赛、发胖的背后,藏着比减肥更难闯的关,

体坛显微镜 2025-08-01 01:09:17

前跳水“大魔王”高敏痛心疾首指出:全红婵停赛、发胖的背后,藏着比减肥更难闯的关,看完揪心又破防:

往昔之时,全红婵恰似跳水池里的精灵,用近乎无瑕的身姿惊艳了整个世界。

大家习惯叫她“大魔王”,好像她天生就该无往不胜。谁知,这位天才少女却突然缺席了新加坡游泳世锦赛,而环绕她的讨论,也从“水花消失术”跑偏到了她的身材上。

这位奥运冠军究竟出了什么状况?一时间,猜测四起。

其实,中国游泳协会公布名单时,全红婵的名字不在其中,就已经让很多人心里咯噔一下。尽管她随后在视频里解释,是脚踝旧伤复发,回省康复,还笑着说自己“感觉挺好的”,但这番话显然没能平息外界的议论。大家更在意的,似乎是她在镜头里看起来比以前“壮实”了一点。

直到前奥运冠军、跳水女皇高敏站了出来,才算捅破了这层窗户纸。她一番话讲得痛心疾首,核心观点却异常清晰:别再盯着全红婵的体重了,她现在最需要帮助的,是心理问题。

高敏直言,全红婵缺席比赛,在她看来再正常不过。毕竟,从她自己到伏明霞、陈若琳,哪位顶尖运动员的职业生涯里没几次因故停赛的经历?真正不正常的,是全红婵过去三年对自己近乎残忍的苛待。

从东京奥运会一战成名,到备战巴黎奥运会的这三年,恰好是她从儿童到少女身体发育的关键期。为了守住那个“体型越小、水花越小”的优势,她一直在强行抑制身体的自然成长,甚至不敢多吃一口饭。更麻烦的是,她的家庭似乎还有易胖的基因,这意味着她要维持体重,得比别人付出多得多的努力。

这种长期的自我压抑,总有一天会迎来身体的“反弹”。如今,她的身体终于进入了正常的发育轨道,体重增长是必然的结果。高敏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此时外界和她自己还要强行把体重压下去,那无异于对她未来的健康埋下巨大隐患。

可是,身体的“解放”却给心理戴上了沉重的枷锁。这道难关,远比减肥要难得多。

首先是自己这一关就很难过。那个习惯了拿满分的、被誉为“天降紫微星”的自己,如何去接受一个因身体发育而成绩波动、体型变化的自己?这种落差,对一个还不到二十岁的女孩来说,是巨大的自我怀疑和煎熬。

其次是外界的眼光。观众似乎只爱那个无往不胜的“天才少女”,却不太能接受一个会经历成长烦恼的普通女孩。那些对她体重的指指点点,无论善意或恶意,都像一根根针,扎在她敏感的神经上,加剧了她的焦虑。

再者,竞技场上的格局也在悄然改变。以前,众人关注的是她与陈芋汐之间那场场精彩绝伦的较量。而现在,她不仅要继续面对这位强劲的队友,还要开始应对身后那些不断涌现的“无名小辈”的追赶。从一骑绝尘到腹背受敌,这种压力的转变,同样是新的心理考验。

最后,还有那份不想让任何人失望的沉重包袱。粉丝的期待、家人的期盼,这些原本是动力的东西,在压力之下,也变成了压在她心头的一块巨石。

所以,高敏才恳切地呼吁,这次停赛,不如看作是一次宝贵的释放。它让全红婵终于可以暂时卸下包袱,允许自己的身体正常成长,坦然地做回一个十几岁的女孩。

比起如何减重,全红婵现在真正要闯的关,是如何调整心态,如何与一个不断变化的自己和解,如何在一个喧嚣的环境中找到内心的平静。

这不仅是她一个人的课题,也给所有关注体育的人敲响了警钟:运动员首先是人,然后才是为国争光的英雄。

当我们在为金牌欢呼时,是否也该学着为她们在成长道路上的一次正常“停顿”鼓鼓掌?

1 阅读:419
体坛显微镜

体坛显微镜

综合体育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