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专家评价:中国很多武器性能超过美国,但都有一个共同缺点!中国造的新式武器越来越

天地菜男 2025-07-31 18:45:19

俄专家评价:中国很多武器性能超过美国,但都有一个共同缺点!中国造的新式武器越来越厉害,像东风-17导弹、055大驱这些,性能指标确实比美国同类型武器还要猛。[狗头] 当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划破天际,当055型驱逐舰的112个垂发单元同时开启,这些画面足以让任何军事观察家心潮澎湃。 然而俄罗斯军事专家瓦西里·卡申在2022年珠海航展上的一句话,却给这份兴奋泼了冷水:"中国武器技术指标很多已经超越美国,但缺乏实战淬火。" 这话听起来刺耳,却道出了一个客观现实。美军过去三十年打了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亚等七场局部战争,每一发子弹都是真金白银的测试数据。 而中国上次大规模作战还要追溯到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装备在和平环境中成长,确实面临"理论很丰满,实践待检验"的困境。 但中国军工并没有坐以待毙,翼龙无人机在中东战场累计飞行超过10万小时,沙特空军曾创下单日16架次出击记录。 这些海外客户成了最严苛的"测试员",每一次故障报告都直接反馈给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推动下一代产品改进。 这种"和平时期找茬"的做法效果显著。辽宁舰最初的甲板涂层在南海高温高湿环境下出现起泡,立即进行全面更换。 99A坦克的沙漠改进型直接源自非洲维和部队的使用反馈,发动机进气系统经过三次重大改进才适应沙尘环境。 当然,单纯比拼武器性能已经是上个时代的思维。现代战争拼的是体系对抗能力。俄乌冲突中,"海马斯"火箭炮之所以威力巨大,关键在于与"星链"卫星系统的完美配合,实现了"发现即摧毁"的效果。 中国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从北斗导航到数据链系统,从预警机到电子战装备,一个完整的作战体系正在成型。 中俄"西部·联合"军演中,双方指挥部进行了72小时不间断对抗推演,测试的不是单一装备,而是整个指挥控制体系的协调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军工的发展路径确实独特。没有像美军那样通过战争"交学费",而是选择了更加稳妥但耗时更长的路线:先用二十年夯实工业基础,再用十年突破关键技术,现在正进入查漏补缺的关键阶段。 这种发展模式的优势在于避免了战争成本,劣势则是缺乏极限环境下的数据积累。不过从近年来的装备更新换代速度看,这个短板正在快速弥补。歼-20从首飞到形成战斗力只用了十年,而美军F-22用了十五年。 瓦西里·卡申的提醒其实是善意的,作为传统军工强国,俄罗斯深知实战检验的重要性。苏-57在叙利亚战场的短暂亮相,就暴露了隐身涂层和航电系统的多个问题,推动了后续改进。 对中国而言,这种"和平红利"既是优势也是挑战。优势在于有充足时间完善技术细节,挑战在于必须通过其他方式验证装备可靠性。 从目前的做法看,通过极限训练、海外测试、客户反馈等多种渠道收集数据,虽然不如实战直接,但也能基本满足需求。 更重要的是,现代战争的复杂性已经超出了单纯的装备对比。网络战、电子战、太空战等新领域的兴起,让传统的"实战经验"概念需要重新定义。 在这些新兴领域,各国基本处在同一起跑线上,中国的后发优势反而可能转化为技术优势。 网友热评: 参考资料:俄专家:中国部分军事技术为何能超过美国——新华网

0 阅读:4
天地菜男

天地菜男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