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见血!!!高志凯教授又发表了高论,他说,不用把美国取消制裁当筹码,恰恰相反,以后让不让你进入中国市场,决定权在中国。 高志凯教授这话真是说到点子上了。中国这些年发展起来,早不是过去那个任人拿捏的国家了。美国总爱用制裁吓唬人,可他们忘了,现在中国市场的分量有多重。 就说那些美国大公司,苹果、特斯拉、高通这些,哪个不在中国赚得盆满钵满?2022 年美国企业在华销售额就有 6171 亿美元,占他们全球收入的 6.7%。 要是中国不让他们进来,这些公司的日子可不好过。就像 PVH 集团,旗下有 CK 这样的品牌,中国市场贡献了 16% 的利润,结果因为不当涉疆行为被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股价跌了,还得赶紧找中国谈解决办法。 这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市场在谁手里,谁就有话语权。 美国的制裁看着厉害,其实伤不到中国的根本。华为被制裁后,反而憋出了鸿蒙系统和自己的芯片,中芯国际也在成熟制程上越做越强,2024 年半导体出口额都破万亿了。 美国以为卡住高端芯片就能困住中国,可中国在成熟制程上站稳了脚跟,汽车、工业这些领域的芯片需求,中国完全能自己满足。 就像浆态床加氢反应器,过去西方卡着技术,现在中国自己造出来了,劣质原油都能高效利用,全球炼化格局都跟着变了。 这说明,美国越打压,中国越能在关键技术上突破,反而把主动权攥得更紧。 中国现在有《外商投资法》和负面清单,外资能不能进来,进来后能做什么,都是中国说了算。比如欧盟限制中国医疗器械采购,中国马上对等反制,以后欧盟企业想参与中国 4500 万以上的政府采购,得先过中国这一关。 这种对等反制不是斗气,是告诉全世界,中国市场不是谁想进就进,想走就走的。美国企业要是不遵守中国规矩,中国有的是办法让他们知道疼。就像因美纳公司,被列入清单后股价跌了 23%,还得求着中国谈合作。 那中国市场开放这么多年,是不是离不开外资?其实恰恰相反,中国市场的吸引力在于规模和潜力,而不是依赖外资。2023 年,美资企业在中国的再投资计划占 74%,他们自己都舍不得离开。 而且中国现在有 14 亿人口,中产阶级规模全球最大,消费升级的需求旺盛。就算没有美国企业,中国自己的品牌也能顶上来。华为手机、大疆无人机不就是例子吗?大疆的产品连美国军方都在用,美国再怎么抹黑也挡不住市场选择。 美国总以为自己能靠技术封锁压制中国,可他们忘了,技术是死的,人是活的。中国每年毕业那么多大学生、研究生,人才储备全球领先。加上数字经济发达,数据资源丰富,人工智能、5G 这些领域,中国不仅能跟上,还能引领潮流。 就说 AI 大模型,中国的 DeepSeek 用更低的成本做出了和美国 OpenAI 相当的性能,直接打破了美国的技术幻想。这种创新能力,让中国在科技竞争中越来越有底气。 中国的态度很明确,合作可以,但得平等互利。美国要是想谈,就得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别总想着占便宜。就像最近中美在瑞典的关税谈判,中国坚决反对把制裁和 “脱钩断链” 当条件。 中国不是要和美国脱钩,而是要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做生意。美国要是继续搞霸凌那一套,中国有的是办法让他们付出代价。毕竟,中国市场的大门是开是关,钥匙在中国人自己手里。 现在的中国,已经不是那个需要求着别人买东西的国家了。我们有完整的产业链,有庞大的市场,有自主创新的能力。美国取消制裁也好,不取消也罢,中国都能走自己的路。 反而美国企业得好好想想,要是失去中国市场,他们还能去哪里找这么大的增长空间?中国这招 “以市场换主动”,才是真正的高招。 未来的国际经贸格局,得由中国这样有实力、有原则的国家来定规矩。这不是大话,是实实在在的现实。 美国要是想明白这一点,就该早点收起制裁大棒,坐下来好好谈合作,否则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美财长透露中美瑞典谈判细节:中国拒绝美国为中方进口俄罗斯石油的二级制裁,宁肯支付
【662评论】【22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