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12月4日,溥仪被特赦后,以“私产”为由请求归还祖宗牌位,没想到故宫方

鉴史忆往呀 2025-07-31 15:16:51

1959年12月4日,溥仪被特赦后,以“私产”为由请求归还祖宗牌位,没想到故宫方只说了一句话,就让他哑口无言,羞得满脸通红。

溥仪1906年2月7日生在北京醇亲王府,父亲是载沣,母亲是苏完瓜尔佳氏幼兰。那时候清朝快撑不住了,1908年光绪帝和慈禧太后先后去世,慈禧临终前选他继承大统,年仅两岁十个月就登基,称宣统帝。登基仪式在太和殿举行,他坐在龙椅上,官员跪拜,可他小孩子心性,手里还拿着玉玺玩。早年生活在紫禁城,身边全是太监宫女伺候,学满文汉文,但也养成了一些坏脾气,比如随意责罚下人。乳母王焦氏照顾他到八岁,他跟乳母感情深,但跟亲生母亲接触少,直到十三岁才多见。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革命军势头猛,袁世凯逼隆裕太后让步,1912年2月12日溥仪退位,诏书在养心殿宣读。他虽退位,但根据优待条件,继续住紫禁城,保留帝号,每年拿四百万两银子补贴。补贴后来减了,还被取消。他继续在宫里上学,学英语,骑自行车到处转。1917年张勋复辟,让他短暂复位十二天,但很快失败,空军还扔了炸弹吓唬。 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士兵闯宫把他赶出紫禁城,废除帝号和优待。他先去父亲宅子,然后投奔日本使馆,1925年2月移居天津日租界,先住张园,后换静园。在天津他接触各种军阀和日本人,比如土肥原贤二,日子过得还算体面,但总想着复辟。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占东北,1932年3月1日他在长春就任伪满洲国执政,1934年3月1日改称皇帝,年号康德。伪满宫殿在长春,他签文件办政务,但实际是日本关东军操控,他像个囚犯,生活受监视。日本人利用他侵略中国,伪满犯罪率高,他也没实权。 1945年8月日本投降,他16日宣布退位,试图乘机逃日本,但17日在沈阳附近被苏联红军抓获。先关在赤塔,后移伯力,待遇不错,还带仆人。1946年他去东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作证,指证日本战犯。苏联不引渡他给国民党,1950年7月移交中国政府,关在抚顺战犯管理所。他在那十年参加劳动,种菜洗衣,学思想,写自传,还被其他犯人欺负,但管教保护他。改造中他得知前妻婉容1946年死讯。 1959年12月4日溥仪获特赦,罪犯通知书说他关押十年,已改恶从善,符合特赦令第一条,就释放了。他成为公民后,听闻故宫奉先殿清帝牌位因屋顶漏雨有损坏风险,这些牌位从努尔哈赤到咸丰帝,共十座,用楠木做,刻满文汉文。他觉得那是祖宗遗物,属于私人财产,就去故宫博物院提出索要,想拿回家供奉保护。故宫工作人员接待,记录他的要求,但明确拒绝,说清亡后故宫一切建筑文物归国家,这些牌位画像也成国家财产,不属个人。 溥仪不服,坚持那是家族物品,有责任维护。工作人员查看档案,解释清朝取代明朝时,明朝后裔从未要回类似东西,为什么清朝后人就能例外。这话让他没法反驳,只能放弃请求。事件反映出他身份转变的尴尬,从皇帝到公民,国家财产观念已变,他私人索要不合规矩。牌位留在故宫,继续作为文物保存。 这事儿起因于溥仪出宫匆忙,1924年被赶时,只顾带金银细软,没管奉先殿祖宗牌位。辛亥后优待条件让他住宫,但大清亡了,东西早不归他。伪满时期他也没提这事,战后改造十年,才在特赦后想起。听说太庙牌位画像要移出,他急了,以私产名义要,故宫方用历史比喻堵住。明清交替时,明后裔没索要,清后人凭啥特殊?这逻辑简单直接,让他意识到时代变了,旧王朝东西成公共遗产。 事件没闹大,故宫按章办事,溥仪也没再纠缠。牌位价值高,每块专家估几百万,但国家保护为主。他脸红走人,说明他还残留旧思想,但得适应新规则。这段小插曲,暴露了他从傀儡到公民的适应难。 特赦后溥仪先住妹妹家半年,然后搬政府安排的宾馆。他在北京植物园当园艺工,扫街修剪花草,卖票,工资每月一百元左右。他干活笨手笨脚,但觉得开心,适应平民生活。1960年经人介绍认识护士李淑贤,两人见面聊经历,1962年4月30日结婚。他穿西装办婚礼,李淑贤管家务,他继续上班。婚后住四合院,生活简单。 1964年起他调到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任专员,整理手稿,写回忆录《我的前半生》,李文达帮写,老舍润色。回忆录宣传他改造成功,当统战工具。他参加会议,翻旧照片,月薪一百元。1964年查出肾病,医生摘除左肾,他住院休息,李淑贤照顾。 病情逐步恶化,1967年10月17日凌晨在北京医院去世,享年61岁,死于肾癌和心脏并发症。遗体火化,骨灰先放八宝山革命公墓,1995年李淑贤移到河北易县华龙皇家陵园。他一生无子女,五次结婚,但都没后代。晚年他当政协委员,生活低调,养老金维持。李淑贤没再嫁,晚年穷困,打官司争遗产,但遗产不多,几百元欠租。 溥仪一生从帝王到战犯再到公民,充满争议,当伪满皇帝是最大污点,受日本人摆布。他没实权,多数时候任人操控。逝世时国家按普通人处理,没特殊待遇。这反映时代巨变,他适应了部分,但旧习难改。

0 阅读:52
鉴史忆往呀

鉴史忆往呀

欢迎关注,跟着小编一起看历史小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