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毛主席视察武汉,得知王盛荣只是建筑局里的一个副处长时,勃然大怒,当即

指尖流沙呐 2025-07-31 15:02:46

1957年,毛主席视察武汉,得知王盛荣只是建筑局里的一个副处长时,勃然大怒,当即下令:“提拔他为厅长,享受副省级待遇。”那么这王盛荣是什么人,和毛主席又有什么关系? 粉丝宝宝们在阅读时,可以点一下“关注”,并留下大家的看法! 1957年10月,毛主席在武汉视察工业项目,期间,有干部提及一名叫王盛荣的副处长仍在一线工地奔波,毛主席听后神色骤变,立即停下脚步,详细追问情况。 当得知王盛荣只是一个普通的副处长,而且身负残疾还坚持在施工现场带队时,毛主席震怒,当场下令提拔王盛荣为冶金厅厅长,享受副省级待遇。 这不是简单的职务变动,而是毛主席对一位曾在生死战场上救过他性命的老战友的迟来肯定,王盛荣在毛主席心中,是极为特殊的一员。 他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干部,而是那种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不计生死、执行任务绝不打折扣的老兵,在最残酷的战场上,王盛荣曾用一支队伍的力量顶住敌军数倍的围攻,为中央红军撤离赢得时间。 他还曾带伤掩护毛主席安全转移,在敌军火力封锁下从容指挥,为此左腿负伤,终生残疾,这些事毛主席记得清清楚楚,战争年代生死相托的情义远不是任何文件或头衔可以衡量的。 王盛荣出生于1907年湖北武昌的一个渔民家庭,父亲早逝,母亲带着几个孩子靠打零工度日。 十三岁那年,家里实在撑不下去了,他被送往上海纱厂做童工,从清晨到深夜,他在轰鸣的车间里穿梭,操作粗重的纺织机械,累到四肢麻木也不敢停。 就是在这种近乎压迫的劳动环境下,他学会了如何忍耐、如何掌握技艺,也在苦难中积累了与人相处的经验,很早便意识到个人要活得像样,必须依靠组织的力量。 20岁那年王盛荣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被派往武汉、上海等地从事地下交通工作,因为做事谨慎可靠,他被安排担任保卫人员,执行重要任务时从未出过差错。 1927年八七会议期间,王盛荣参与护卫任务,后来又被秘密送往苏联接受军事和政治训练,三年后归国,直接投入红军组织建设工作。 进入中央苏区后,王盛荣担任多个县委和少先队职务,既要搞宣传动员,也要带队组织青年参军,1932年,他在江西执行一项外线调研任务时突遭敌军围剿,被数十名敌兵围困。 他凭借地形组织防守,带着几名同志边打边撤,成功坚持到增援部队赶到,那次战斗中,王盛荣意外发现毛主席的队伍也陷入困境,于是绕道前去接应,硬是从敌军包围中接出毛主席全身而退,毛主席对此事一直铭记在心。 1933年,上海党组织送来两万美元的秘密军费,由于情报泄露,这笔钱多次运送未果,王盛荣接下任务,乔装为南货商人,从赣州一路绕行湖南、湖北、安徽,避开敌人眼线,将巨款安全送抵中央苏区。 这一任务成功完成,为红军物资供应撑过了最困难的阶段,抗战全面爆发后,王盛荣奔赴前线,先在武汉从事统战联络工作,后调至豫南组建武装。 他手下多是地方武装和溃散部队,士气低落,他挨个村庄跑,拉人、筹枪、整队,短短数月组建出一个能战斗的团。 1939年,部队在皖北重创日军一个联队,后来,李先念率领另一支队伍接手皖东战区,王盛荣留下的部队编为豫南抗日挺进队,他任政委,因表现突出,他奉命回延安述职,从此转入后勤指挥系统。 1946年,王盛荣调往东北任市委书记,一次会议期间,警卫枪支走火,误伤其大腿,感染严重,伤愈后,他转任东北军工部政委,主持武器工厂建设与生产,支持解放战争前线。 建国后,他先后担任中南工业部副部长和多个军工企业负责人,然而在1952年的“三反”运动中,有人诬陷他贪污,因档案中缺乏详细记载,他一度被隔离审查。 若非周恩来出面查明情况,他很可能失去生命,虽然保住了命,但他被撤职降级,调入湖北省建筑局当副处长。 直到1957年毛主席视察武汉,偶然听到王盛荣的名字后追问详情,才得知他仍在建筑局任副处长,毛主席当即震怒,认为这是一种极大的不公,是对老同志、革命元勋的漠视。 他命令有关部门立即将王盛荣提拔为冶金厅厅长,明确享受副省级待遇,并要安排他参与国家重点项目武钢的建设。 调任后,王盛荣全力投入冶金建设,他凭借在苏区时期积累的管理经验和在苏联学到的技术知识,系统梳理了项目推进流程,带队攻克一批技术难题。 在施工高峰期,他坚持每天亲自走访施工段,确保项目质量,干部和工人对他极为尊敬,既敬其资历,也服其能力。 退休后,王盛荣仍然坚持每年向省里提交关于冶金产业的建议报告,主动协助培训新人,指导技术革新,他从不要求名利,也未留下自传,2006年9月1日,王盛荣在武汉去世,享年99岁。 各级政府对他的离世高度重视,湖北省委主要领导亲自前往慰问家属,中央组织部也派人送达悼念信函,曾与他共事的老战友及其家属纷纷表达哀思。

0 阅读:1
指尖流沙呐

指尖流沙呐

指尖流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