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以为披上袈裟就成真正的和尚啦!”2022年,曹德旺在福建莆田一座香火旺盛的寺庙里,对着一个红光满面的“大和尚”冷冰冰地扔下这句话。那天,方丈亲自到寺庙门外迎接他,一路把他请到客堂,还神神秘秘地吩咐小和尚:“去把我藏着的30年老白茶拿过来,一饼市场价能有六位数呢,专门招待曹董事长。”曹德旺一听,脸色立刻就变了,起身双手合十告辞,只留下一句:“你这修行,还比不上我这个没出家的人呢。”
很多人觉得这就是俩有钱人碰面的尴尬场景,却不晓得背后还有一连串让人惊讶的真实事情。
先讲讲那茶叶。方丈嘴里说的“30年老白茶”,后来被当地茶商揭穿了:2012年才生产出来的,连存放记录都能查到,整批拿货一饼还不到3000块钱,转手就吹嘘成六位数,专门做“寺庙特供”这种买卖。三年里,这座寺庙光靠“茶供养”就从信众那儿收了1200多万元,账本在2023年还被审计署点名通报了。
再说说方丈本人。2025年7月27日深夜,嵩山少林寺发布通报:方丈释永信因为涉嫌挪用、侵占寺院的资金被立案调查,还被爆出来和好几个女性有不正当关系,甚至还有私生子。通报一出来,网友马上就想起两年前曹德旺说的那句话——“别以为披上袈裟就成真正的和尚啦”,每个字就好像是提前写好用来解释这事的。
为啥曹德旺一眼就能看透呢?因为他自己就是个不一样的例子。从1983年创业到现在,他一共捐了160亿元,从西北风沙大地方的免费医院,到闽北深山里的寄宿小学,每一笔捐款都能公开查到;建福耀科技大学,第一期就投了100亿元,合同里写得清清楚楚“建成后就捐给国家,自己不拿一张产权证”。他办公室常年放着一本都翻烂了的《金刚经》,但他从来不靠烧香拜佛去求订单,就连他母亲病重那年,也只是深夜在病房外面自己诵经,第二天还是照常上班。
再回到那场“名茶局”。曹德旺后来跟朋友回忆说:“佛家讲究众生平等,他却先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又用价格来显示谁虔诚,这哪里是修行,分明就是在做生意嘛。”更让他警觉的是一些细节:客堂角落里堆着一堆开过光的“祈福卡”,一张标价999元;小和尚的手机壳是新款iPhone,背面还贴着收款二维码。那天回公司的路上,他跟司机说:“寺庙一旦开始卖门票、卖茶叶、编故事赚钱,那就不再是寺庙了,变成公司了。”
现在再看释永信这事儿,时间顺序完全能对上——方丈室变得像董事长办公室,武僧团变成商业演出队伍,禅房里原来点的沉香换成了雪茄,佛门清净的地方变成了追名逐利的场所。曹德旺两年前就已经把话说明白了:“要是只看外表、听声音来求佛,那这人走的就是邪路。”
故事讲到这儿,不妨问问自己:我们到底拜的是什么呢?是那身袈裟,还是穿着袈裟的那颗心呢?在留言区说说你见过最离谱的“大师做法”,一起给眼光厉害的曹老爷子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