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青野心膨胀后曾经说过:“军队有两霸,一是许世友,二是韩先楚。”有人把这句话告诉了许世友,问他在众多高级将领中,他最钦佩的是谁?许世友没有丝毫犹豫说:“胆大包天”韩先楚。 当年军中流传一句话,能让江青咬牙切齿地称为”两霸”的将军,到底有多厉害?许世友比韩先楚大了8岁,无论从年龄上,还是从革命资历上来说,许世友都是韩先楚的老大哥。可这位老大哥面对提问时,竟毫不犹豫地说出了那个名字。这背后藏着怎样的传奇故事? 说起开国将军,许世友和韩先楚绝对是两个响当当的名字。韩先楚”胆大包天”的故事,在民间说法很多。比如说,韩先楚的胆,有鸡蛋那么大。而许世友更是人人皆知的少林武僧出身,一身好武艺,脾气火爆得很。 韩先楚1913年出生在湖北黄安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当过放牛娃,学过篾匠,1927年参加黄麻起义。这个从小吃苦长大的孩子,后来成了让敌人闻风丧胆的”旋风司令”。 许世友8岁就被送到少林寺学武,主要原因是家里没饭吃,要找个地方吃饱饭。在少林寺待了整整8年,学会了十八般兵器,也学过飞檐走壁,下了苦功夫。16岁下山后参加革命时表现出来的过硬功夫与过人胆识,以及贯穿戎马生涯与生活始终的异常刚勇的作风,毫无疑问都是拜这段经历所赐。 两人都是从底层爬起来的苦孩子,都有着一身过硬的本事。但真正让他们成为传奇的,是在战场上的表现。 韩先楚19岁时参加红军,起初在红二十五军的交通队当运输兵,没有配发武器,主要任务是为前线运送给养弹药。就是这样一个后勤兵,在一次转移中,用扁担俘虏了一个班的民团兵。这事传开后,韩先楚很快就被提拔了。 韩先楚带领交通队用扁担俘获民团兵一个班的英雄事迹,一下子在红二十五军传开了。有了枪的韩先楚,再加上他”胆大包天”,一下子就冒了出来。每打一次胜仗,韩先楚就晋升一级。到了陕北后,他已经成了红军师长。 最厉害的是韩先楚的”违令打定边”。1936年5月,韩先楚率部行至定边城关时,发现敌人一个骑兵营固守不出。韩先楚判断攻城可克,但彭德怀下令”置定边于不顾,继续绕道前进”。接到命令后,韩先楚犹豫起来:打,则违令;不打,则太可惜。思前想后,韩先楚决定:“打!” 这胆子有多大?连彭德怀的命令都敢违抗!结果呢,在定边取得了不小的胜利。听闻喜讯的彭德怀大悦,发贺电说:“你们机动灵活,攻克定边,庆祝胜利”。 到了东北战场,韩先楚更是打出了名堂。坐镇东北的国民党军几任指挥官,竟然都称呼韩先楚为”旋风司令”。杜聿明说:“最难对付的是韩先楚的'旋风部队'。”陈诚称:“韩先楚是很难对付的'旋风司令',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出现他的部队”。 许世友也不示弱。他在红四方面军任职,曾任红四军军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386旅副旅长,山东纵队参谋长,胶东军区司令员。这位从少林寺走出来的将军,打起仗来确实勇猛,常常身先士卒,抡起大刀就往前冲。 许世友8岁去嵩山少林寺学武,文化水平不高,可武力那是厉害得很,而且他性格直来直去的,脾气还挺火爆,所以好多人都喊他”愣头青”。好几回亲自加入敢死队,跟敌人拼刺刀。 但就是这样两个都很厉害的将军,当有人问起许世友最钦佩谁时,许世友回答说,韩先楚,再问为什么,许世友回答,说,他有勇有谋。 这个评价可不简单。许世友比韩先楚大了8岁,无论从年龄上,还是从革命资历上来说,许世友都是韩先楚的老大哥。老大哥为什么最佩服小老弟呢?许世友说韩先楚有勇有谋。 “有勇”大家都看得出来,韩先楚确实胆大包天。但”有谋”就更难得了。韩先楚不光敢打,还会打,而且打得巧。无论是违令打定边,还是后来的海南岛战役,都体现出他过人的军事智慧。 1980年1月,韩先楚从兰州军区领导岗位退下来,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韩先楚是个闲不住的人,除了在人大工作外,还参与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战史》、《辽沈战役》等书稿的编纂工作。 两位老将军都在1980年代相继离世,许世友于1985年10月22日逝世,韩先楚于1986年10月3日在北京病逝。他们的传奇故事,至今还在军中流传。 一句”胆大包天”韩先楚,道出了许世友对老战友的真心敬佩。两位传奇将军虽然都被称为”军中之霸”,但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真正的”霸气”不是张牙舞爪,而是有勇有谋,敢于担当。你觉得这样的将军,在今天还需要吗?
毛主席是统帅、是导师,不是没有原因的。打济南战役时,许世友给中央发电报说,“主席
【13评论】【8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