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对华电车加税陷困局:想联美反被“算计”,下一步该咋走? 最近这一个月,欧盟给

云端逐梦绘长 2025-07-30 20:12:15

欧盟对华电车加税陷困局:想联美反被“算计”,下一步该咋走? 最近这一个月,欧盟给中国电动汽车加税的事儿争议不断,中欧之间的贸易摩擦眼看着就升温了。从布鲁塞尔的欧盟总部到华盛顿的白宫,这场由欧盟先挑起来的争端,剧情反转得有点快——原本想拉上美国一起“对付”中国电车,结果反被特朗普算计了一把,说到底,还是欧盟自己看错了形势,也低估了对手。 事件经过:从加税投票到签“妥协协议” 10月初决定给中国电车加税的投票现场,火药味都快飘出会议室了。欧盟会议现场的记者记录显示,德国代表多次敲击桌面提醒,“中国电车已占欧洲市场25%的份额,一加税咱们自己也得吃亏”,可其他不少成员国代表手里捏着本土车企给的“施压清单”,最后还是以微弱优势通过了——把关税从之前的水平往上提了10个百分点,变成了21%。 加税的政策刚落地,欧盟贸易委员东布罗夫斯基斯就赶紧飞华盛顿,揣着“拉美国一起限制中国电车”的方案去找特朗普。可谈判桌上的情况,比欧盟想的糟多了:特朗普指着美国车企的财报,直截了当地说“欧洲得先对美国电车敞开市场”,不然啥都别谈。一周后,美欧签了协议,欧盟答应未来三年把美国电车的进口关税降到10%,却压根没换来美国对中国电车的联合限制。部分欧洲媒体用“妥协协议”形容这份文件,看来欧盟想“联美”的算盘,是彻底打空了。 各方反应:中方没接茬,美欧自己先吵起来 中方的回应挺冷静,但态度很明确。商务部开新闻发布会时,发言人指着图表解释:“今年前9个月,咱们对欧洲出口的电车还是涨了18%,加税的影响没他们想的那么大。”听说东布罗夫斯基斯本来想这月访华谈谈,结果中方说“时机还不成熟”,算是吃了个“闭门羹”。 美国那边,特朗普在竞选集会上可得意了,对着台下说:“欧盟?他们需要咱们,就得听我的。”他身边的顾问接受采访时也直言,在“美国优先”这事儿上,欧盟只能“要么让步,要么被晾在一边”。这话可把欧盟噎得不轻,法国总统马克龙公开吐槽“美欧这协议,把欧洲工业的自主权都给伤了”,德国汽车协会更是连夜发声明,警告说“对美国妥协,欧洲车企得多花20亿欧元成本”。 欧盟内部这会儿也乱成了一锅粥。据欧盟内部知情官员透露,意大利代表在闭门会上情绪激动,觉得“被德国车企推着投了加税票,现在坑的是整个欧洲产业”;可德国的大众、宝马这些企业,却悄悄给在华的电池工厂加了投资,用行动跟欧盟的政策“保持距离”,毕竟中国市场占了这些企业全球销量的近三分之一。 深度分析:算错了账,才走到这一步 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的赵晨看得明白:“欧盟的问题,就在于既想跟中国对着干,又想靠着美国,偏偏忘了自己的利益在哪儿。”其实数据早说明了问题:中国是欧洲电车产业链最大的电池供应国,欧洲每3辆电车,就有1辆用的是中国电池;而美国往欧洲卖的能源车,恰恰是欧洲本土车企的直接竞争对手——说白了,欧盟这是把盟友变成了对手,把伙伴推远了。 更关键的是,欧盟把中国的反制能力想简单了。商务部的数据显示,中方已经对欧盟的葡萄酒、化工品启动了反倾销调查,涉及的金额跟给电车加税的规模差不多。赵晨补充说:“这不是非要对着报复,是想告诉欧盟:打贸易战,谁都讨不到好——中国市场这么大,真要闹翻了,欧洲企业损失的可不止是电车生意。” 国际智库布鲁盖尔研究所的报告里提到,过去五年,欧盟对美国的贸易逆差扩大了47%,可对中国的贸易顺差反倒增长了23%。报告作者直言:“跟着美国对付中国,就像为了捡芝麻丢了西瓜,把自己的顺差来源给砍了。” 现在的欧盟,真得好好琢磨琢磨了:是接着被美国牵着走,眼睁睁看着本土车企在中美之间受夹板气,让消费者为加税买单?还是放下那些偏见,重新坐回中国的谈判桌前,好好算算合作的账?毕竟,全球电车市场的蛋糕还在变大,光斗气可填不饱肚子,更留不住自己的产业优势。 #欧盟对华加税 #中欧贸易摩擦 #美欧关系 #电动汽车 #全球贸易 信源:央视新闻、欧盟官方声明、商务部数据、布鲁盖尔研究所报告、《金融时报》、路透社

0 阅读:0
云端逐梦绘长

云端逐梦绘长

云端逐梦绘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