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一名女志愿军战士回国,她在沈阳换乘的间隙,走进了一家照相馆,在这张照

一桐评这个去 2025-07-30 19:15:25

1953年,一名女志愿军战士回国,她在沈阳换乘的间隙,走进了一家照相馆,在这张照片中,她留下了自己年轻而清秀的容颜,那双浓眉大眼,如同清澈的湖水,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她的胸前,挂着两枚奖章,那是她为抗美援朝战争付出的荣誉,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53年春天,沈阳的街头还未完全褪去寒意,照相馆的玻璃窗上映着淡淡阳光,街边人来人往,步履匆匆,那天,有位年轻的女兵走进了这家照相馆,她背着磨旧的行军包,鞋子边沿有些破,军装虽整洁,但褶皱处显出疲惫,她站在镜头前,摘下军帽,理了理被风吹乱的短发,相机的快门按下,她没有刻意摆姿势,只是轻轻一笑,这一瞬间,成为了后来很多人记住她的方式。   照片里的她,面容清秀,眉眼分明,胸前挂着两枚奖章,奖章的金属边缘在灯光下泛着微光,那是她从前线带回的纪念,照片背后写着“1953年5月12日,沈阳”,字迹不大,却很清楚,这张照片,后来被沈阳档案馆收藏了下来,成了那个年代一段历史的见证。   三年前,她还不是军人,那时她刚满二十,是浙江越剧团里一名小旦,嗓音清亮,动作利落,当年部队挑选文艺兵,她被看中,那时正是抗美援朝打得最紧的时候,部队觉得需要有人去前线慰问,给战士们唱一唱、跳一跳,缓一缓连日作战的紧张情绪。   她没有犹豫,跟着队伍上了前线,那是个冰天雪地的世界,雪能没过膝盖,呼出的气在睫毛上结霜,没有舞台,没有灯光,没有幕布,有时是在山脚下搭起的简易木架子,有时干脆就在山洞里,用炮弹箱拼成一个角落,幕布是士兵们拼凑的破军装,灯光靠的是头顶的星星,或者战士们举着的手电筒。   她唱越剧,唱《梁山伯与祝英台》,有一次刚唱到“十八相送”,远处传来敌机的轰鸣,紧接着就是炸弹落地的声音,山洞顶上的泥土哗啦啦往下掉,战士们都紧张地站起身,手摸向腰间的枪,但她没有停,身边拉胡琴的老兵也没停,他们像是早已习惯了这一切,她继续唱,心里只想:战士们天天在枪林弹雨中,这点动静算什么?   演出结束,台下掌声雷动,有人眼圈发红,有人鼓掌鼓得手发红,那一刻,她没有觉得自己是演员,而是前线的一部分。   前线的生活远比她想象得艰苦,没有热水,渴了就抓雪塞嘴里;脚上的鞋子常常磨破;卫生用品早早用完,女兵们只能把棉衣里的棉花掏出来清洗着用,她的脚起了血泡,走路都一瘸一拐,一次行军途中,一个山东战士悄悄把自己的备用鞋塞给她,鞋子里还带着余温,这些细节没有人提起,也没有人抱怨,大家默默忍着,咬着牙继续往前走。   她不止一次地参加随队演出,但她也见过战场的另一面,她去过野战医院,看到伤员被抬进来,有的浑身是血,有的冻掉了手指,她记得有个年轻战士,双腿被冻得发黑,但他手里还紧紧攥着一块压缩饼干,说要留给战友,他们的韧性和情感,深深印在她心里。   1953年春天,她随第一批轮换人员从朝鲜回国,火车穿过鸭绿江大桥时,车厢里一片安静,没有人说话,只有风吹过车窗的声音,她靠着窗坐着,看着江水慢慢倒流,像是把那些记忆一点点带回祖国。   抵达沈阳后,她有一个空档,便独自去了照相馆,她没有换衣服,也没有特意打扮,她就穿着那身军装,胸前别着奖章,奖章一枚是“抗美援朝纪念章”,另一枚是“和平万岁纪念章”,奖章不大,铜质的,上面刻着和平鸽和橄榄枝图案,她照完相,特意多洗了几份,一份寄给家里,一份交给部队存档,还有一份自己留着。   回国后,她被分配到辽宁的一家工厂,再后来,她调到家乡县医院工作,一直干到退休,她从不主动提起自己参军的事,也不谈战场,奖章被她收进抽屉,照片则被放进一个旧木盒子里,她过着普通的日子,像身边很多人一样,排队买菜、照顾孩子、赶早班车。   很多年后,她的女儿在整理遗物时翻出了那张照片,画面已经有些发黄,相框边缘也磨得毛糙,她的女儿把照片送去翻拍,渐渐有媒体注意到这张照片,有人查阅资料,发现她的名字曾出现在战地文艺演出名单中,也出现在前线医疗队的表彰记录里。   照片被展出后,很多人驻足观看,他们说照片里的眼神让人动容,那种清澈里带着坚韧,是那个年代特有的神情,有人注意到她右手虎口处有一道疤,据说是抢救伤员时留下的,照片右下角刻着照相馆的钢印:“沈阳国营东风照相馆”。   这张照片被很多年轻人转发,有人在评论里写道,他们第一次觉得战争离自己并不遥远,因为照片里站着的不是英雄塑像,而是一个真实的人。   她在2021年安然离世,八十七岁,临终时,床头放着一张照片,是那张1953年拍下的黑白像,她的眼神依旧清澈,嘴角含着淡淡的笑,仿佛那天刚刚从战场归来。   信息来源:看看新闻——老戏骨唐月瑛病逝 她曾赴战场演出经历惊心动魄;上观新闻——老戏骨唐月瑛去世,她曾随老师在抗美援朝战场演出8个月    

0 阅读:0
一桐评这个去

一桐评这个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