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爆发“反马”抗议,民众焚烧马科斯画像,怒斥政府“卖国” 当地时间7月28日,菲律宾奎松市的街头不再是平日的车水马龙,而是被一片呼喊声和旗帜海所覆盖。 成千上万的抗议者聚集在EDSA人民力量纪念碑附近,高举印有“马科斯卖国贼”的标语,怒火中烧地焚烧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与前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画像。 抗议者口中的控诉只有一个核心:他们认为马科斯把菲律宾“卖”给了美国。而这场抗议的导火索,是马科斯不久前结束的访美之行。 7月20日至22日,他在华盛顿签署了一份备受争议的《美菲贸易协议》。表面上看是加强合作,实际上却让菲律宾吃了个“哑巴亏”。 菲律宾必须对美国商品实施零关税,而美国仅象征性地将对菲商品的关税从20%下调至19%。这一条款引发了民众的极大不满,许多菲律宾人称之为“新殖民条约”。 抗议者的愤怒不仅仅针对经济账目。协议中还暗藏着一项敏感条款:菲律宾不得与“敏感第三国”签署新贸易协定,否则美国有权单方面中止协议。 虽然文件中没有写明这个“第三国”是谁,但在菲律宾媒体和社会舆论中,这显然是冲着中国来的。 这让不少民众感到国家主权被架空,外交自主权被拴在了美国的链条上。 这一协议的经济代价也不轻。根据2024年数据显示,菲律宾对美出口总额高达140亿美元。 如今在新关税规则下,菲律宾出口产品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将大幅下降。与此同时,美国商品却可以毫无门槛地涌入菲律宾市场,冲击本土制造业。 让人难以接受的还有协议“捆绑”了一笔55亿美元的军购合同,菲律宾将购买F-16战斗机,这正好吞掉了该国将近一半的年度军费。不少民众嘲笑说,这简直是“掏钱买打压”。 抗议的背后,是对马科斯政府外交表现的深层失望。今年3月的民调显示,马科斯的信任率已经跌至14%,而菲律宾的饥饿率却攀升至27.2%。 民众普遍认为,政府更关心讨好外国力量,而非解决国内的温饱问题。连总统的姐姐艾美·马科斯都公开站出来批评这份协议“出卖国家主权”。 前总统杜特尔特的发言人更是直言:“特朗普抓住了马科斯的把柄,他根本没得谈。” 马科斯这次访美的外交收获也十分尴尬。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特朗普在会谈中当面对马科斯说,他“不介意菲律宾与中国相处”,还主动提及即将访华的日程。 而在菲律宾国内,2025年以来的抗议浪潮已是此起彼伏。4月份因为轻轨票价上涨5比索,民众曾聚集在总统府门口抗议,政府却只回应“无能为力”。 同月,美菲“肩并肩”联合军演在吕宋岛举行,数百名民众冲击军演现场,抗议美军基地威胁主权。这些事件都为7·28抗议埋下了火种。 政治上的裂痕也在扩大。今年2月,众议院以215票通过了对副总统萨拉·杜特尔特的弹劾案,此举被广泛视为马科斯清洗政敌的政治操作。 3月,达沃市爆发了15万人参与的“绿色海啸”游行,要求释放前总统杜特尔特,直接冲击现政府的政治根基。 抗议不仅限于菲律宾国内,还引发了地缘政治的连锁反应。中国在7月于南海展开实弹射击演习,意在回应菲律宾与美国军事合作的进一步升级。 马来西亚则在去年11月正式照会菲律宾,抗议其新版《海洋区域法》侵犯沙巴主权。这些外部压力也逼得马科斯政府左右为难。 从外交的冷遇,到国内的怒火,再到地区局势的紧绷,马科斯政府正面临一场多线危机。 眼下这份“卖国协议”已成为点燃全国不满的导火索,不仅让菲律宾的经济主权岌岌可危,也让本已脆弱的政治信用进一步崩塌。 信息来源: 《特朗普称与菲律宾、日本达成贸易协议,透露与印尼协议细节》——澎湃新闻
就在刚刚菲律宾刚刚宣布了7月29日,菲律宾爆发“反马”抗议。(第一军
【18评论】【4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