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对柬埔寨前首相洪森有一个误区,洪森并非是在东盟的支持下成为柬埔寨首相的。当年在红色高棉时期,洪森原本是红色高棉的将领。此后因为与红色高棉高层发生矛盾,然后直接投降越南,然后带领越南军队入侵了柬埔寨。也正是因为这次入侵,直接引发了中越自卫反击战。 1991年《巴黎和平协定》签署后,柬埔寨进入联合国托管时期。洪森凭借“时而强硬时而妥协”的手腕,在各派势力中杀出一条血路。 1997年他发动政变解除拉那烈职务,1998年正式当选首相,开启了长达35年的执政。 洪森这人特别务实,一上台就把经济改革当成头等大事。 1998年提出“三角战略”,2004年升级为“四角战略”,重点发展农业、私营经济、基础设施和人才培养。他把政府定位为“经济政府”,推动柬埔寨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这个由中柬合作开发的项目,吸引了202家企业入驻,创造了3.2万个就业岗位,2024年进出口额占柬埔寨总额的7.45%。 世界银行数据显示,1998到2019年柬埔寨年均经济增长7.7%,2015年从中低收入国家“毕业”。 洪森的统治充满争议。2017年他推动解散最大反对党救国党,多名高层流亡国外;2020年欧盟因人权问题暂停对柬贸易优惠。 但他在国内支持率居高不下,疫情期间柬埔寨疫苗接种率一度达90%,领先东南亚。他还敢硬怼西方,反对东盟在南海问题上选边站,主张由争议国自己谈判解决。 洪森的外交策略堪称教科书级。2025年柬泰边境冲突中,他故意泄露与泰国总理佩通坦的私密通话,既转移国内矛盾,又塑造“外交独立”形象。 尽管冲突导致两国断交、上百人伤亡,但最终在东盟斡旋下达成停火。这种“以斗争求生存”的策略,让柬埔寨在大国夹缝中找到了平衡。 2023年洪森宣布卸任首相,传位给长子洪玛奈,但自己仍担任人民党主席和参议院主席,实际掌控大权。 这种“太上皇”模式引发争议,但洪森自有打算:他要确保家族政治延续,同时为柬埔寨争取稳定过渡期。 新政府推出的“五角战略”,目标是2030年成为中高收入国家,2050年晋升发达国家。 洪森的一生,就是柬埔寨半个世纪动荡的缩影。他用46年时间,把一个被红色高棉摧残得千疮百孔的国家,变成了年均增长7%的“东南亚新星”。 正如他自己所说:“超过半个世纪的人生,艰辛的历程占据了不少于90%”。 在大国博弈的棋盘上,洪森或许不是最完美的棋手,但绝对是最懂得生存之道的那一个。未来的柬埔寨能否在他的“影子统治”下继续前行?历史终将给出答案。
许多人对柬埔寨前首相洪森有一个误区,洪森并非是在东盟的支持下成为柬埔寨首相的。当
烟雨朦
2025-07-30 18:30:12
0
阅读: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