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开春,通化城里的雪还没化透,王老太把家里最后一张田契拍在桌上,对儿子王凤阁说:“咱王家祖祖辈辈攒下的家业,今天全给你。打小鬼子,缺钱缺枪,你尽管拿去。” 王老太的决定在当时可真是惊天动地。那时候,通化城虽说不上富得流油,但也算安稳。日本人打过来,人心惶惶,谁不想着保全自家的家业呢?可王老太不一样,她心里只有儿子,还有那句“打小鬼子”。 她把家里值钱的东西一股脑儿都卖了,金银首饰、田地房产,全换成了钱,塞给儿子王凤阁。王凤阁当时拍着胸脯说:“妈,您放心,我一定把鬼子赶出去,给您挣个脸面回来。”王老太信了,她觉得儿子是去干大事,心里满是骄傲。 可谁成想,王凤阁拿着钱,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一开始,王老太还安慰自己,儿子在战场上,说不定不方便写信。可一年、两年、三年,音信全无,王老太的心也一点点凉了。街坊们开始窃窃私语,有的说王凤阁可能早就不在人世了,有的说他可能拿着钱跑了。王老太听了,心里难受,可嘴上还是硬撑着:“我儿子不会是那种人,他肯定在忙。” 日子一天天过去,王老太的日子也越来越艰难。没了家产,她只能靠街坊们接济过日子。她每天都会去城门口,盼着儿子能突然出现,可每次都只能失望而归。直到有一天,她在报纸上看到了王凤阁的名字,心里还想着儿子是不是立了功,可仔细一看,心都碎了。原来,王凤阁早就投靠了日本人,成了个汉奸,这些年一直在帮着日本人欺负同胞。 王老太当时就懵了,她不敢相信,自己辛辛苦苦攒下的家业,换来的竟是儿子的背叛。街坊们也纷纷摇头,都说王老太太傻了,怎么就轻易相信了儿子呢?王老太坐在家门口,眼泪止不住地流。她心里满是后悔,可更多的是愤怒。她想不通,自己从小把儿子养大,怎么就养出了这么个白眼狼呢? 后来,王老太就病倒了。街坊们来看她,她总是重复一句话:“我真是瞎了眼,把家产都给了他,他居然成了汉奸。”大家都劝她,说人各有命,不能强求。可王老太心里的那道坎,始终过不去。她觉得自己不仅失去了儿子,更失去了尊严。 这件事让我感触很深。王老太的初衷是好的,她想让儿子为国家出力,可结果却让她心灰意冷。这或许就是人性的复杂吧,有时候,你以为的“好”,可能只是别人的借口。不过,王老太的故事也提醒我们,信任固然重要,但也要擦亮眼睛,别让自己的善良被利用了。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1932年开春,通化城里的雪还没化透,王老太把家里最后一张田契拍在桌上,对儿子王
雨后清新的绿意
2025-07-30 17:30:29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