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次中美瑞典谈判破裂,中美就有可能脱钩。中美脱钩,谁的伤害更大? 7月27日至30日,中美两国的代表团队将在瑞典举行贸易谈判,解决当前中美贸易分歧,为以后的中美贸易指明方向。
这次谈判的核心议题包括关税暂停期延长、稀土供应链、内需转型等问题,但最关键的还是那24%的暂缓关税会不会恢复。
如果谈崩了,美国可能直接恢复高关税,中国也会反制,双方的经济联系会进一步削弱,甚至走向全面脱钩,那问题来了,真要是走到那一步,谁会更疼?
尽管双方闹得不愉快之后,中国对美出口占GDP的比重已经降到了12.7%,而美国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度也在下降,但双方的核心产业仍然深度绑定。
比如美国国防工业的稀土依赖中国,没了中国的供应,美国的战斗机、导弹、新能源车生产拿什么干?
反过来,中国的高端芯片、精密仪器、部分关键原材料还得靠美国或美国控制的供应链,如果彻底断供,中国的科技产业也会被卡脖子。
所以这事坏就坏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想分割开根本不可能,不过脱钩的代价并不对称。
美国老百姓会直接感受到物价上涨,因为中国商品一旦被加征高关税,想想义乌每年给美国出口多少生活用品,这些东西一旦沾上高关税,美国人遭的罪就大了。
但中国不一样,没了美国的交易,中国也能想其他办法,多少尖端的技术,不都是美国人非得卡脖子,结果到最后被中国反超吗?
但美国想找到替代中国的供应链没那么容易,越南、墨西哥的产能根本填不上缺口,所以说到底,中美脱钩没有赢家,但美国的痛感可能更明显。
中国可以通过内需转型、开拓新市场来缓冲冲击,而美国的高通胀、供应链混乱会让老百姓直接骂街。
不过谈判还没结束,双方都有妥协空间,比如延长关税暂停期,或者部分降低税率,关键看谁先让步。
你觉得这次谈判会崩吗?如果真脱钩了,你更担心物价上涨还是就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