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志愿军抓到一个间谍,搜身时,一个战士在间谍胸前一摸,脸色骤然大变,不禁失声大喊:“他胸前有东西在动!” 丁公量这个人,出生在1921年的浙江定海,那地方是个小县城,家里背景不简单,祖父是清朝县官,父亲辛亥革命后当过县长。他小时候就接触传统教育,但1930年代的社会动荡,让他早早卷入地下活动。1936年,他开始参与共产党的外围工作,次年考上上海中法工学院,顺势加入共产国际的情报网。1938年,他正式投身新四军,5月入党,当上教导团的特派员。那时候抗日战争刚打响,他负责锄奸任务,在苏北一带潜伏,经常分析敌伪情报,帮部队避开日军陷阱。1941年皖南事变,他被关进上饶集中营,经历了好几个月折磨,后来逃出,辗转回到队伍。 1942年底,他随军去浙东开辟根据地,当上保卫科长,专门对付敌伪军渗透。内战时期,他调到华东野战军,担任保卫部长,参与淮海战役,负责抓国民党特务,保护指挥部安全。1950年,他随志愿军入朝,成了第九兵团政治保卫部负责人。那几年,美军用各种手段搞破坏,他组织反特小组,破获了不少案子。战争结束后,他参与板门店谈判,当代表监督战俘遣返。1954年回国,任华东军区保卫部副部长,后来转到上海市科技委员会工作。一直到1984年转业中科院,从事反间谍研究。2017年,他在北京逝世,95岁高龄。他的生涯就是一部情报史,从抗日到朝鲜,总在幕后守护部队。 这个抓捕事件发生在1952年7月底,朝鲜战场上志愿军哨兵巡逻时,发现一个可疑韩国人,身份是美军派来的低级间谍。他被带回后,战士搜身,先查腰腿,没问题,但摸到胸前时,发现里面有动静。原来藏着一只鸽子,用来传情报。那鸽子腿上绑纸条,志愿军没让它飞走。丁公量作为保卫部头儿,亲自接手审讯。这家伙交代,他叫朴北时,受命带鸽子到指定点等信号,美军会用它联络下一步行动。丁公量没急着结案,而是想到用这鸽子反间。他让人放飞鸽子,附上假消息,说间谍已就位,一切正常。 美军上钩,回复让间谍去某坐标设接应点。志愿军据此定位,在山谷布下埋伏。夜里,一架美军飞机飞来,投放7名特工,他们落地后就被包围抓获。审讯出来,美军计划搞仁川式登陆,在志愿军防线薄弱处投放部队,试图逆转谈判劣势。志愿军情报部门及时上报,部队加强海岸防御,美军一靠近就挨炮击,计划泡汤。这事儿直接影响了停战进程,美军不得不老实签字。整个过程靠的是情报分析和快速反应,没什么花里胡哨,就实打实堵住了敌方漏洞。 丁公量利用抓获的特工情报,帮志愿军指挥部调整部署。美军那次登陆企图,本想用海军和空军配合,大规模运兵,但志愿军提前知晓,在东海岸设炮阵地和机枪点。敌舰靠近时,炮火覆盖,登陆艇被击沉不少,士兵上岸后乱成一锅粥,只能撤退。这挫败了美军高层最后的幻想,艾森豪威尔上台后,结束战争成了优先事儿。丁公量继续在志愿军干到1953年,参与板门店谈判,负责遣返战俘细节,确保中方利益。回国后,他升职保卫部副部长,指导反特训练。美军那边,间谍小组失败后,情报网受重创,不敢再轻易冒险。丁公量晚年转业科研,研究间谍技术,一直低调。那些美军特工,被审后关押,战争结束遣返,没啥好下场。
1952年,志愿军抓到一个间谍,搜身时,一个战士在间谍胸前一摸,脸色骤然大变,不
运赛过去
2025-07-30 15:17:1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