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新社7月27日报道:“美国国务卿卢比奥说:如果没有中国的支持,尤其是购买他的石

思念绵延不绝 2025-07-30 14:27:28

法新社7月27日报道:“美国国务卿卢比奥说:如果没有中国的支持,尤其是购买他的石油,普京不可能维持这场战争。” 卢比奥的逻辑看似简单直接,实则漏洞百出。他把俄罗斯的能源出口描绘成 “单腿走路”,仿佛中国是唯一支撑点。但现实数据狠狠打了他的脸。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3 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原油约 1.07 亿吨,占全年原油进口总量的 19%。这个比例虽然不小,但远称不上 “决定性”。 同一时期,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量暴增 25 倍,仅 2022 年 5 月就进口 2400 万桶,土耳其、埃及等国家也在通过各种渠道采购俄油。这表明,俄罗斯的能源出口早已形成多元化格局,中国只是其中一个重要伙伴,而非唯一的 “输血者”。 更讽刺的是,美国自己才是全球能源市场的最大玩家。近年来美国页岩油产量持续攀升,液化天然气出口量更是大幅增长。2025 年,美国 Venture Global 公司完成 151 亿美元融资,专门用于扩大对欧洲的天然气出口。欧洲为了摆脱对俄能源依赖,不得不以高价购买美国液化天然气,这种 “能源套利” 让美国赚得盆满钵满。 与此同时,美国对俄实施的 “价格上限” 政策形同虚设,俄罗斯通过 “影子舰队” 和皮包公司,将石油实际出口价格维持在72美元/桶,比西方设定的 60 美元上限高出 20%,2023 年石油出口收入反而增加了 110 亿美元。这说明俄罗斯的能源出口韧性远超西方预期,根本不需要依赖某个单一买家来维持。 卢比奥的言论还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是纯粹的市场行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能源消费国,能源进口必须遵循 “安全、稳定、多元” 原则。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能源进口已形成中亚—俄罗斯、中东、非洲、美洲和亚太五大合作区,西北、东北、西南和海上四大战略通道基本建成。2023 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仅占总进口量的 20%,其余 80% 来自中东、非洲等地区。这种多元化布局是保障能源安全的必然选择,与政治立场毫无关联。 美国政客的另一个认知误区,是高估了能源贸易对战争的支撑作用。俄乌冲突本质上是地缘政治博弈,其走向取决于军事、经济、外交等多重因素。把一场复杂的地缘冲突简化为 “能源输血”,显然是对现实的严重误判。 说白了,卢比奥的言论,本质上是美国政客推卸责任的惯用伎俩。当他们发现对俄制裁未能达到预期效果时,便试图将责任转嫁到中国头上。但事实胜于雄辩:中国的能源进口是市场化、多元化的正常商业行为,俄罗斯的能源出口早已形成全球化布局,美国的能源霸权正在被多极化趋势瓦解。在这个相互依存的世界里,任何将经济问题政治化的企图,最终都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0 阅读:81

评论列表

大盘计算所所长

大盘计算所所长

2
2025-07-31 09:47

印度买俄罗斯石油,俄收到印度卢比没啥用,印度(包括埃及)也提供不了什么有用的物资给俄罗斯。中国买俄罗斯石油就会提供俄罗斯所需要的各种物资,这个差别不一样的。

用户57xxx66

用户57xxx66

2
2025-07-31 09:17

要和世界正能量走到一起啊,文明才会学到的

猜你喜欢

思念绵延不绝

思念绵延不绝

思念绵延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