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江西泰和,一个13岁的小伙跟着红军走了,投奔在队伍里的舅舅,家里留下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呀 2025-07-30 11:35:22

1930年,江西泰和,一个13岁的小伙跟着红军走了,投奔在队伍里的舅舅,家里留下了一个刚结婚不到一年的15岁的媳妇。

1930年,江西泰和县一个13岁的少年易耀彩跟着红军队伍匆匆离开家乡。出门前,他回头对站在老屋门口的张凤娥喊了一句让她照顾好爹娘,等着他回来!谁也没想到这句少年人的告别,竟让张凤娥用了一生去守候。

这个13岁的少年当时还不知道,自己这一走,再回来已是二十多年后。

易耀彩离家时只有13岁,但家里早在他11岁那年就按当地习俗,为他娶了比他大的张凤娥当童养媳。但说是“娶”,其实就是家里多了个帮忙干活的女孩,两个孩子连夫妻是啥意思都不明白。

因为易家父母是赤卫队员,整天忙着革命工作,所以家里多个勤快的姑娘帮着料理家务,也是桩好事。

张凤娥手脚麻利,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易耀彩就“凤娥姐、凤娥姐”地叫着,两人像姐弟般亲近。

然而就在易耀彩离开后不久,国民党还乡团扑进村子,易耀彩的父母被残忍杀害,尸体被钉上门板抛入河中。

而那天张凤娥正在田里干活,远远就看见一群凶神恶煞的人闯进了易家,她急中生智躲进柴草堆才捡回一条命。

等她战战兢兢回到家里时,只剩满下地狼藉和斑斑血迹。村里人帮着她从河里找回了易母的遗体安葬,张凤娥就默默的守在坟前,但这姑娘从此认定了自己就是易家的人。

另一边,易耀彩跟着红军南征北战,爬雪山过草地,从反围剿打到抗日战争。因为他以为全家都遭了毒手,所以把悲痛化作了杀敌的勇气。

表现出色的他二十岁出头就当上了晋察冀军区团长,带兵打鬼子有勇有谋。这时组织关心起他的终身大事,给他介绍了卫生员范景阳。

有意思的是,范景阳的大姐嫁了后来的上将王平,二姐嫁了中将王宗槐,她嫁给易耀彩这位少将,三姐妹成了名副其实的“将军夫人团”。

直到1949年准备南下作战前,易耀彩才第一次向妻子吐露心事,交代万一他要是回不来,就解放后去他老家看看,要是张凤娥还活着,就帮帮她……范景阳这才知道丈夫心里还藏着这么一段往事。

等到了1953年,已是海军基地司令员的易耀彩准备去苏联学习,临行前带着妻子回江西老家给母亲扫墓。

但刚走到村口,就被一位驼背的老妇人吸引了目光,因为易耀彩发现那人竟是张凤娥!

原来二十多年来,她守着易家老宅,年年给婆婆扫墓,任凭旁人怎么劝她改嫁她都摇头不语。

看着破旧却整洁的老屋,易耀彩百感交集。范景阳主动邀请张凤娥跟她们住,张凤娥摆摆手拒绝了。此后几十年,易耀彩夫妇定期给张凤娥寄生活费,范景阳也待张凤娥如亲姐。

1990年,易耀彩将军病危之际,拉着范景阳的手说希望自己死后能跟凤娥姐葬在一起,这位豁达的革命女性含泪应允。八年后张凤娥离世,范景阳亲自安排,将张凤娥与丈夫合葬在江西老家。

易耀彩离家时那句“等我回来”,张凤娥记了一辈子,她不懂什么革命大道理,只是认准了要守着自己的家。而范景阳的大度成全,则让我们看到革命女性超越时代的胸怀。

0 阅读:58

猜你喜欢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呀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呀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