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都在谴责以色列,但谁敢真动手?别说叙利亚打不过以色列,现在这世界上,除了美国、俄罗斯、胡塞,真敢和以色列动手的国家,一个都没有。 以色列又空袭了邻国的目标,这一次,导弹精准命中大马士革郊外的某处建筑。次日,伊朗的高级军官名单上,又多了一位“牺牲者”。世界舆论一片哗然,外交场上一轮又一轮的谴责风暴。但没过几天,以色列再次行动,目标直指黎巴嫩南部的一个仓库。外界还是谴责,仍是沉默,没有谁真正出手阻止。 这不是新鲜的场景。几十年来,每当以色列发动空袭或定点清除,国际社会几乎都是同样的节奏:震惊、谴责、呼吁克制,然后转身各回各家。不是没人想动手,是没人敢动。以色列的军事实力摆在那里,背后的靠山也从不遮掩。这套组合拳,早就把中东变成了它的“无人敢惹区”。 这局面,并非一夜之间形成。最早的时候,以色列并不强。建国当年,五个阿拉伯国家联手出兵,坦克、战机、步兵齐上。目标明确,推翻新生的犹太国家。以色列军队装备简陋、兵力不足,却顶住了第一轮进攻。 接下来的十年,以色列没消停过。英法联手它打苏伊士运河,冲着埃及去;它再度出击西奈半岛,顺手干掉不少阿拉伯军营。最典型的,是六日战争那次。埃及、叙利亚、约旦还没反应过来,几十架以军战机就飞到了开罗机场上空,把战机一排排炸成废铁。地面部队顺势推进,加沙、戈兰、约旦河西岸,一夜之间全改了旗子。 这个时候,阿拉伯国家还在幻想联合围攻。结果赎罪日战争刚打响,前两天看似得手,但以色列后手反扑又快又狠,几个主力师包抄进埃及腹地。那一战之后,阿拉伯国家开始退缩了。军事上打不赢,经济上撑不起,内部又被权斗拖垮。 而以色列却越打越强。军事工业迅猛发展,战机、导弹、反导系统全面自主;特种部队成建制扩张,行动风格凶狠迅捷;情报机构渗透中东,时不时就掀起一场“暗杀风波”。这个国家不再是防守状态,而是把“预防性打击”写进战略条文。哪里怀疑有威胁,哪里就可能被它“定点清除”。 进入八十年代后,以色列干脆走出了边界。黎巴嫩内战期间,以军装甲部队长驱直入,打到了贝鲁特边缘。巴解组织被连根拔起。随后多年,以色列几乎常驻黎南,搞出了一个“安全带”。虽然国际上批评声不断,但没有国家敢派兵介入。联合国维和部队最多也就是维持秩序,根本不敢阻拦以军行动。 这些年,唯一敢接招的,只有几股非国家武装。哈马斯靠自制火箭打到以色列南部;真主党用地道和游击战在黎巴嫩搞破坏;胡塞武装甚至从也门发射远程导弹试图威慑。但这些力量都是“打了就跑”,谈不上全面对抗。要说正规国家?叙利亚空军被打到几乎瘫痪,伊拉克政局混乱自身难保,约旦和埃及早就签了和约,沙特最多发表几句措辞严厉的声明。 有人说伊朗会动手。确实,它的确是目前为数不多曾经直接攻击以色列本土的国家。今年4月,伊朗调动数百枚导弹与无人机,联动真主党、胡塞,向以色列发起跨国攻击。这场“联合袭击”声势浩大,但最终大部分导弹被拦截,实际打击效果不大。以色列反应更是迅速,连夜空袭叙利亚伊朗基地,报复行动干净利落。伊朗的“反击”更像是示威,不是真正的战争。 那么,为什么没人敢真动手? 是以色列军力的绝对优势。它不仅是中东唯一拥核国家,还是全球少数掌握三级核打击能力的国家之一。战机一流,雷达系统密集,反导网层层覆盖。任何国家想对以开战,首先得问问自己的防空够不够硬,反导撑不撑得住。 是美国的铁杆支持。每年数十亿美元军援,最新型F-35、智能弹药、战场侦察系统源源不断。美国国会无论换谁,援以从不手软。关键时刻,一声令下,美军舰队就能出现在地中海东岸。这层“保护伞”让很多国家不得不三思。 是地区格局复杂。中东国家之间内部矛盾多,大国之间各有盘算。沙特怕伊朗,伊朗防以色列,土耳其夹缝求存,叙利亚内战未平,埃及自身经济崩盘。没有国家愿意为了“支持巴勒斯坦”冒着被以色列打回原形的风险。 现在这个世界上,真正敢动手的只有两种力量。一种是像胡塞这样的武装团体,不怕损失、不计代价,用几枚导弹博存在感;另一种,是背后站着国家意志的代理人组织,像真主党或哈马斯,虽非国家军队,但武装能力相当可观。 真正的主权国家,就连俄罗斯也只是嘴上批评,动手从未考虑。唯一偶尔会“真的出手”的,是美国,而且往往是在协防立场上。这才有了如今这样一个现实:以色列即使在多条战线出击,也很少遇到真正意义上的对手。 未来的局势,大概还是这种格局。真正敢打以色列的,不是主权国家,而是那些无法预测、无惧代价的非国家力量。而只要没有国家敢站出来,哪怕谴责声再大,也无法撼动以色列现有的攻防系统。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全世界都在谴责以色列,但谁敢真动手?别说叙利亚打不过以色列,现在这世界上,除了美
古往剖析所
2025-07-30 10:39:19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