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萨达姆没有和美国对着干,而是走亲美路线,最终结果会如何? 2006年11

历史阅读者 2025-07-30 10:14:00

如果萨达姆没有和美国对着干,而是走亲美路线,最终结果会如何?

2006年11月5日,萨达姆·侯赛因被法院判处绞刑,尽管他仍旧高声宣称:“没人有资格审判我”;“我将带着对国家和阿拉伯民族的骄傲,光荣无畏地死去,而美国占领者将耻辱地从伊拉克败退”,但这一切并未改变他的大势已去和民心尽丧的事实。很快,萨达姆穿上了橙色囚服,步入了囚笼,随时准备迎接自己不可避免的结局。12月29日成了萨达姆生命的最后一日。他对于即将到来的绞刑毫无畏惧,他拒绝了美国为他准备的“最后的晚餐”,而是早早躺下,准备安静度过漫长的无眠之夜。 回顾萨达姆的崛起,1979年,尽管他名义上担任伊拉克副总统和革命委员会副主席,实际上他早已是伊拉克的实际控制者。在这一年,萨达姆决定终结政治上的所有制约,彻底掌握伊拉克的权力。在他的威胁下,伊拉克总统和革命委员会主席贝克尔主动辞去职务,将这两个重要职位交给了萨达姆。 1979年7月22日,萨达姆刚刚上任数日,便召开了一个在巴格达举行的大会,邀请了革命委员会的所有成员以及其他政治人物。会议开始前,萨达姆命令在会场内安装了摄像机,用来记录接下来发生的一切。当大会开始时,萨达姆带着严肃的表情走上主席台,宣布:“有一件非常不幸的事情要告诉大家。我们刚刚破获了一起阴谋。我们之中出了叛徒。”在场的人群顿时骚动,萨达姆开始一个个念出叛徒的名字。 在场的200多名伊拉克最高级别的政治精英听着萨达姆一个接一个地念出那些被指控的名字,气氛愈加紧张。随着会议结束,66名高级官员被带离了现场。萨达姆则对剩下的人表示祝贺,他们被认为不是叛徒,至少今天不是。会场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所有人都明白,接下来他们应该如何行动才能确保自己的安全。

2003年12月13日,巴格达以南的一个农场地下掩体内,身着便装的萨达姆·侯赛因被美军特种部队逮捕。这位曾经统治伊拉克24年的强人,此时狼狈不堪地被从一个仅容一人藏身的地洞中拽出。这一幕,被国际媒体广泛报道,标志着伊拉克战争实质性结束。然而,令人深思的是,如果在十多年前,萨达姆在面对美国时选择了另一条道路,今天的中东局势是否会有所不同? 首先,伊拉克可能避免了两次海湾战争带来的巨大损失。第一次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军队损失了70%以上的作战能力,大量军事装备被摧毁,空军和防空系统几近瘫痪。更为严重的是战后的经济制裁,使伊拉克GDP骤降至战前的三分之一,人均收入跌至400美元以下,这一打击让伊拉克元气大伤。 如果采取亲美立场,伊拉克不仅能够保存实力,还可能获得美国的经济和军事援助。以当时中东地区其他亲美国家为例,如沙特阿拉伯,在美国的支持下不断强化军事实力,同时维持了经济的稳定发展。科威特在海湾战争后,也因其亲美立场获得了实质性的安全保障。 然而,亲美路线也意味着付出相应的代价。首先是国家主权的让渡,必须在重大国际事务上配合美国的地区战略。其次,军事基地的驻扎权、石油资源的开发权等核心利益都将受到影响。以海湾国家为例,他们虽然获得了安全保障,但也不得不承担高额的军事开支,购买美国武器装备,并在石油定价等问题上考虑美国的利益。

在2003年之前,全球都对美国是否会入侵伊拉克充满了关注,而围绕萨达姆·侯赛因的问题成为了媒体的热点。当时,许多新闻工作者都希望能有机会采访萨达姆,探究他当时的心态和布局,同时也想了解他对未来战争的预测。民众对这些问题充满好奇,包括萨达姆是否预见到美国的入侵、战争爆发后他的命运如何,是否会选择流亡,伊拉克民众的生活又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对于这些问题,萨达姆的回答非常机智。他提到:“十三年前你们就问过我这个问题。”他似乎暗示当时他并不担心美国会对他造成威胁,认为即使战争爆发,美国也无法真正伤害到他。丹·拉瑟在采访中继续提问,问萨达姆是否会在战争爆发时点燃伊拉克的油田,萨达姆则明确表示不会损害国家的财富。他还被问及是否与恐怖分子有联系,萨达姆坚定否认。通过这些对话,丹·拉瑟得出结论,萨达姆显然并不急于死去,而是渴望活着。 萨达姆去世后的第二天,他的遗体被送回故乡提克里特安葬。虽然他一生经历了无数的战乱和动荡,但人们普遍认为他死后应当安静长眠。然而,事与愿违,九年后,恐怖组织“伊斯兰国”占领了提克里特。伊拉克政府军与恐怖分子激烈对抗,最终的枪炮战将萨达姆的墓地摧毁。萨达姆的命运与他的故乡息息相关,提克里特既是他崛起的地方,也是他最终倒台的地方,正如他的一生所写的那样:“成也提克里特,败也提克里特”。 萨达姆被捕的那一刻,他曾说:“我走出那道活动的地洞板门后就失去了知觉。”他猜测自己被美军用气体麻醉带走。在萨达姆被捕后,搜查人员在他身上发现了75万美元,并在他藏匿的小屋后面找到了一条通往底格里斯河的通道。萨达姆曾在44年前,因为政变失败而通过这一通道逃脱。

0 阅读:26

猜你喜欢

历史阅读者

历史阅读者

欢迎关注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