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9月,邱清泉叫叶芳去温州,说:“你在第五军树敌太多了,我没法留你,你去温州负责招募新兵的工作!”叶芳对这一任命极为不满,但1年之后,他却说:多亏了这一任命!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那年9月,国民党第五军军长邱清泉把手下将领叶芳叫到办公室,直截了当告诉他:"你在第五军树敌太多了,我没法继续留你,你去温州负责招募新兵工作。" 突如其来的调令让叶芳愣在原地,他没想到自己在前线拼杀多年,最后竟被发配到后方搞征兵。 当时温州是个偏远小城,远离战场中心,在叶芳眼里这简直就是变相贬职。 叶芳带着满肚子怨气离开南京,走之前连个像样的送行都没有,到了温州后,他发现这里条件比想象中还差,征兵工作进展缓慢,当地青壮年要么已经参军,要么想方设法逃避兵役。 更让他恼火的是,上头给的补给时断时续,新兵训练用的枪支弹药经常短缺,那段时间他给老战友写信,字里行间全是牢骚,说自己像被流放了一样。 转折发生在1949年春天,随着解放军势如破竹向南推进,国民党在长江以北的防线接连崩溃。 5月杭州解放后,温州成了孤悬敌后的据点,这时他突然发现,自己阴差阳错躲过了淮海战役那场大溃败,他原来的老部队第五军在陈官庄全军覆没,军长邱清泉战败自杀。 消息传到温州时,叶芳正在训练新兵,听说昔日同僚不是战死就是被俘,他站在操场上半天没回过神来。 温州城里的国民党官员开始仓皇出逃,叶芳手里却意外掌握着三千多名新兵和一批武器装备,这些原本不被看重的资源,此刻成了香饽饽。 中共地下党组织很快找上门来,经过秘密谈判,叶芳在1949年5月7日率部起义,温州和平解放,曾经让他怨声载道的"发配之地",转眼变成人生转折的福地。 后来叶芳回忆这段经历时说,要是当初没被调离第五军,自己要么战死沙场,要么在战俘营里啃土豆。 正是邱清泉那个看似排挤的决定,阴差阳错给了他重新选择的机会。 起义后叶芳被任命为温州军分区副司令员,参与剿匪和沿海防卫工作,还当过浙江省政协常委。 那些曾经在第五军排挤他的同僚,后来有的成了战犯,有的流落异乡,命运截然不同。 叶芳的事让人想起那句老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在时代巨变的洪流中,个人得失往往要多年后才能看得明白。 当年被"发配"温州的憋屈,最终成了保全性命、改写人生的关键转折,这个结果恐怕连邱清泉本人当初都没想到。 信息来源: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温州和平解放纪实》 浙江省档案馆《叶芳起义档案选编》 温州市委党史研究室《浙南革命史》
毛主席是统帅、是导师,不是没有原因的。打济南战役时,许世友给中央发电报说,“主席
【8评论】【6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