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被怼得哑口无言,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大幅减少了从瑞士买机床,瑞士出口掉了37%。瑞士几家大公司不得不裁员停工,损失大。瑞士很生气,觉得自己一直跟着美国,结果吃亏了。 在2025年第一季度,瑞士机床行业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寒冬。数据显示,瑞士高端机床对华出口额暴跌37%,这一数字犹如一记重锤,狠狠砸在了瑞士机床企业的头上。 国内五家百年机床企业,这些曾经在全球机床领域熠熠生辉的老牌劲旅,如今也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被迫裁员停产。 瑞士企业老板们忧心忡忡,回想起去年,中国的进口订单量还占到他们业务的30%,那时候,工厂里机器轰鸣,订单如雪片般飞来,一派繁荣景象。可如今,大量高端数控机床却只能在仓库里默默堆积,无人问津,有的甚至因为长时间闲置,开始生锈,曾经的抢手货变成了烫手山芋。 瑞士机床在高端市场,一直以来都处于绝对垄断地位,其工业品以精湛的技术和高品质闻名于世,瑞士精密机床平均每公斤的价格,是日本机床的2.8倍,美国机床的3.2倍,中国大陆机床的10倍以上。 斯达拉格集团、瑞士GF加工方案集团、瑞士威力铭-马科黛尔公司等知名企业,更是凭借着高端机床产品,在全球市场赚得盆满钵满。然而,这一切的辉煌,在2025年第一季度,似乎都开始摇摇欲坠。 这事儿可不是一夜之间冒出来的。早在2022年,美国就开始收紧对华高科技出口管制,瑞士虽然不是欧盟成员,但却盲目跟风,照猫画虎,也对高端机床出口中国实施限制,加强了审核流程。 当时瑞士人心里打着如意算盘,觉得中国在高端机床领域离不开他们的产品,所以有恃无恐,继续坚定不移地执行这项限制政策。 但他们万万没想到,中国这边根本没闲着。本土机床企业纷纷发力,开启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技术突围战。像沈阳机床和大连机床这些老厂,在困境中奋起直追,通过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一步一个脚印,逐步将机床精度提了上去。 与此同时,科德数控等新玩家也如雨后春笋般崛起,推出了五轴联动机床,成功在高端机床领域站稳了脚跟。 中国在机床采购方面,还巧妙地玩起了分散策略。日本和德国机床,性价比优势明显,中国便将部分订单分流到这两个国家。如此一来,瑞士机床在中国市场的份额,自然就被一点点挤掉了。 而且,瑞士在国际事务中的立场也存在问题。它总标榜自己是中立国,可实际行动却偏了队。不仅跟着美国制裁俄罗斯,还限制对华高科技出口。这种表里不一的做法,让中国十分不满,直接点破了瑞士所谓“中立”的虚伪性。 中方明确表示,贸易本就是你情我愿的事儿,现在中国自主研发能力强了,不再依赖瑞士机床,不买他们的产品再正常不过。瑞士代表面对中方有理有据的指责,被怼得哑口无言,只能乖乖认栽。 瑞士在机床贸易上的这次栽跟头,反映出其过度依赖单一市场的巨大风险。长期以来,瑞士机床行业对中国市场形成了较高的依赖度,一旦中国市场出现风吹草动,瑞士企业便难以招架。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和德国,他们的机床市场更为分散,在面对中国市场变化时,所受到的影响要小得多。 从全球制造业格局来看,中国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曾经,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主要从事中低端制造业。但如今,中国不再满足于此,正全力向高端制造业爬升。 随着中国本土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对进口机床的需求结构也发生了改变。中国不再单纯依赖进口高端机床,本土机床企业的崛起,使得国内市场对进口机床的依赖程度逐渐降低。 瑞士这次在机床贸易上的困境,给全球企业都敲响了警钟。在全球化的今天,过度依赖单一市场,无疑是将自己置于巨大的风险之中。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多元化布局市场,降低对某一特定市场的依赖程度。 同时,对于那些试图通过限制贸易来维护自身优势的国家和企业来说,这也是一个深刻的教训。贸易限制不仅无法阻挡其他国家技术进步的步伐,反而可能促使对方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最终让自己失去市场份额。
瑞士被怼得哑口无言,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大幅减少了从瑞士买机床,瑞士出口掉了
念薇评娱乐八卦
2025-07-29 10:26:0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