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门神实力如何?武松醉打蒋门神有无含金量? 提起《水浒传》里的武松打蒋门神,大伙

不看风景的万科 2025-07-29 09:03:20

蒋门神实力如何?武松醉打蒋门神有无含金量? 提起《水浒传》里的武松打蒋门神,大伙儿都觉得是武松威风八面,三拳两脚就把那大块头收拾了。可要是细琢磨原著,这事儿还真没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蒋门神到底有几斤几两?武松这场“醉打”的含金量又有多少?“史书凌轩阁”今天就来聊聊。 先看看蒋门神这号人物。施恩介绍他时说得明白:“那厮姓蒋名忠,有九尺来长身材,因此江湖上起他一个诨名,叫做蒋门神。那厮不特长大,原来有一身好本事,使得好枪棒,拽拳飞脚,相扑为最。”九尺高的汉子,放在今天就是两米多的巨人,光这身板就够唬人的。 更别说人家是正经练家子,拳脚、枪棒样样精通,最拿手的还是相扑——那可是古代徒手搏击的顶尖技艺。他在泰岳的摔跤擂台上夺过魁首,是实打实的市级冠军,绝非浪得虚名。 施恩自己也不是软柿子。他绰号“金眼彪”,管着快活林这油水丰厚的地盘,手下养着一帮亡命之徒,没点真本事哪镇得住场子?可碰上蒋门神,施恩栽了大跟头:“因此来夺小弟的道路。小弟不肯让他,吃那厮一顿拳脚打了,两个月起不得床。”能把施恩打得两个月下不了床,蒋门神的拳脚功夫可见一斑。这战绩摆在那儿,谁要说蒋门神是花架子,施恩第一个不答应。 再看武松这边。他身高八尺,约合一米八几,在常人里算高大威猛,但跟九尺的蒋门神一比,明显矮了一头。力气上武松确实惊人,天王堂前举四五百斤石墩跟玩似的。可打架不光靠蛮力,尤其对上相扑高手,技巧、吨位都关键。蒋门神这种练摔跤的,最擅长的就是近身缠斗,一旦被他抱住或锁住,力气再大也难施展。武松心里其实门儿清——真要拉开架势硬拼,胜负难料。 所以武松去快活林前,做了件耐人寻味的事:他非要喝酒,还定下“无三不过望”的规矩——每经过一家酒店必饮三碗。他对施恩解释:“你怕我醉了没本事,我却是没酒没本事。带一分酒,便有一分本事;五分酒,五分本事。我若吃了十分酒,这气力不知从何而来。” 这话听着豪气,细想却露了底。若真觉得蒋门神不堪一击,何必非学景阳冈打虎前那般豪饮?分明是自觉胜算不足,借酒壮胆增力,把状态调到最佳。武松嘴上说着“我只道他三头六臂,我便怕他。原来只是一颗头,两条臂膊”,行动上却严阵以待:“那时节我须烂醉了,好下手,又有力,又有势。”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极其重视,这才是高手风范。 再看交手过程,武松赢得漂亮,但赢得取巧。他扮作醉汉,先调戏蒋门神的小妾激怒对方。蒋门神赶来时,只见个醉醺醺的汉子脚步踉跄,哪会放在眼里?“心里先欺他醉,只顾赶将入来。”他满以为能像摔沙包一样轻松放倒这醉猫,却不知正落入武松圈套。 待他逼近,武松突然变脸,使出绝技“玉环步,鸳鸯脚”——先一脚猛踹小腹,趁蒋门神吃痛弯腰,腾身旋踢直中面门。这套连招快如闪电,蒋门神根本没机会施展相扑绝活就轰然倒地。武松随即踏住他胸口,拳头如雨点般砸下,打得他当场讨饶。 这一战,蒋门神输在三点:一是轻敌,把武松的“醉态”当了真;二是身子确实被酒色掏虚了(原著明写“近因酒色所迷,淘虚了身子”);三是武松战术高明,根本不给他近身角力的机会。 但若因此说蒋门神不堪一击,未免有失公允。试想,若他知晓武松实力,以全盛状态严阵以待,两人拉开架势比拼拳脚相扑,胜负犹未可知。后来在鸳鸯楼,蒋门神即便被武松偷袭劈脸一刀,仍能挣扎起身再战,其抗击打能力与凶悍可见一斑。武松不得不补上招牌的“玉环步,鸳鸯脚”,才彻底结果了他。这份顽强,岂是庸手能有的? 张都监对蒋门神的信任也从侧面印证其实力。他放着主动投靠的武松不用,却与蒋门神、张团练设局陷害武松,甚至派蒋门神的徒弟参与飞云浦暗杀。若蒋门神真是草包,张都监怎会如此倚重?更不会相信他的徒弟能对付得了打虎英雄。这都说明在张都监眼中,蒋门神是值得托付大事的硬角色。 所以说,武松醉打蒋门神,赢在“智取”而非“力敌”。他巧妙利用醉酒假象迷惑对手,以精妙腿法克制相扑,避实击虚,速战速决。这场较量含金量十足——它展现了武松不仅有过人勇力,更有临敌机变的智慧。 而蒋门神虽败,其泰岳争锋的冠军头衔、碾压施恩的实战表现、受张都监器重的地位,都表明他绝非泛泛之辈。若只因他两次栽在武松手里便小觑其能,那真是低估了“蒋门神”这三字在江湖上的分量。 #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0 阅读: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