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白崇禧将军长赖世璜枪决,部队缩编为师,熊式辉大骂说:“14军北伐有功

历史界段子手 2025-07-29 08:28:20

1927年,白崇禧将军长赖世璜枪决,部队缩编为师,熊式辉大骂说:“14军北伐有功,怎能因赖世璜一人有罪,就将番号撤销。”

1927年的中国,北伐硝烟未散,军阀割据的乱象却已深入骨髓。一声枪响,14军军长赖世璜倒在白崇禧的铁腕之下,部队番号随之撤销,缩编为师。这一切来得太快,快到熊式辉拍案而起,怒斥道:“14军北伐有功,怎能因一人之罪就毁了番号?” 赖世璜,江西人,打小在军人家庭长大,军事素养过硬。北伐初期,他带着赣军独立第一师投身革命,部队后来扩编成14军,下辖两个师。赖世璜不是光会喊口号的人,他在战场上真刀真枪地干,攻抚州等战役打得有声有色,14军也因此名声在外。可惜,风头正劲的时候,他跟蒋介石在军事指挥和人事安排上起了冲突。特别是第1师师长易简战死后,赖世璜想推自己人接替,结果蒋介石硬塞了个熊式辉过来。这梁子算是结下了,14军内部也开始不太平。 再说熊式辉,这位可是蒋介石的铁杆心腹。1893年生在江西南昌,保定军校毕业,脑子活泛得很。北伐时,他先被派到14军当军代表,后来兼任第1师师长。熊式辉不是省油的灯,他抓住了蒋介石的支持,在军中拉帮结派,慢慢架空赖世璜。赖世璜看在眼里,气在心里,但碍于大局只能忍着。可这忍耐没维持多久,1927年的风云突变让一切都翻了篇。

1927年8月,北伐军在徐州吃了败仗,蒋介石被迫下野,桂系的李宗仁和白崇禧趁势接管南京政府。这时候,孙传芳集结六万大军反扑南京,局势紧张得像绷紧的弦。偏偏在这节骨眼上,赖世璜干了件让人瞠目结舌的事——他派人偷偷渡江跟孙传芳联络,想谈条件。白崇禧收到风声后没急着动手,先按兵不动观察。等到龙潭战役孙传芳被打得落花流水,赖世璜一看大事不妙,借口身体不好想溜去南京避风头。白崇禧哪能让他跑了?果断下令抓人,1927年12月30日,以“畏缩不前、挪用军饷”为由,把赖世璜枪决了。这一下,14军算是炸了锅。 赖世璜一死,白崇禧顺势撤销了14军的番号,把部队缩编成37师,熊式辉被任命为师长。按理说,熊式辉升了官该高兴才对,可他却气得跳脚。为啥?14军是北伐的主力之一,战功赫赫,番号在军阀时代就是荣誉的象征。现在因为赖世璜一个人,番号没了,部队缩水,这让熊式辉觉得脸上无光。更重要的是,他认为这是桂系在借机打压蒋系势力。于是,他跑到上海找蒋介石诉苦,言辞激烈,摆明了跟桂系对着干。

1928年1月,蒋介石卷土重来,重掌大权。熊式辉赶紧去上海表忠心,蒋介石看他态度坚决,又是自己人,就提拔他当了淞沪警备司令。从这以后,熊式辉的仕途算是开了挂。1931年,他当上江西省主席,在任上大搞建设,把庐山“美庐”别墅修得漂漂亮亮献给宋美龄,还把蒋经国拉到江西历练,深得蒋氏夫妇欢心。1945年,他升到东北行辕主任的高位,可惜1947年被陈诚挤下去,之后渐渐失势。1949年,他跟着国民党去了台湾,1974年在台北病逝。 白崇禧呢?枪决赖世璜只是他政治生涯中的一个小插曲。他后来在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中继续出力,1949年后先退到香港,再去了台湾,1966年病逝。他打仗确实有一套,但晚年政治上没什么大作为,多少有些虎头蛇尾的味道。 回过头看,赖世璜的死有点冤,但也怪他自己站错了队。白崇禧下手狠辣,保住了桂系的利益,可这铁腕手段也让不少人离心离德。熊式辉借势上位,短期内风光无限,但最终也没逃过政治斗争的宿命。那是个乱糟糟的年代,谁都想出人头地,可最后能站稳脚跟的没几个。14军的番号没了,功劳却抹不掉,它的故事成了北伐史里一段绕不过去的坎。

0 阅读:23

猜你喜欢

历史界段子手

历史界段子手

拥抱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