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国师杜金再发预言:俄乌冲突结束之后,下一场冲突的发生,既非在台海,也非在南海,而是在北冰洋! 杜金被西方媒体称为“普京大脑”的哲学家,早在1997年就精准预言了乌克兰冲突。他主张的“欧亚主义”理论,直接影响着俄罗斯的外交政策。 北冰洋到底有什么魔力?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显示,这里藏着全球13%的未探明石油和30%的天然气,稀土矿藏价值超过1.2万亿美元。气候变暖让冰层融化速度加快,欧洲航天局的卫星监测到,2024年北极海冰面积比过去30年平均水平减少了两个法国那么大。到2030年,人类可能迎来首个无冰的北极夏季,这意味着北极航道将彻底开通,成为连接欧亚的“黄金水道”。 俄罗斯显然是行动最快的。普京去年3月视察北极军港摩尔曼斯克时,不仅参观了新型核潜艇,还宣布继续投资1.5万亿卢布扩建北极基础设施。俄军在北极部署的“北风之神”级核潜艇,携带的“布拉瓦”导弹从北极发射,20分钟就能打到华盛顿。俄罗斯在北极建了个“北极三叶草”军事基地,常驻5000兵力,还配备10艘核动力破冰船,能在4米厚的冰层里开路。 在2024年7月,五角大楼发布新北极战略,计划到2030年部署250架先进战机。去年2月,美军首次把能携带核弹的F-35A战机派到格陵兰岛图勒空军基地,这可是冷战后美军在北极最大规模的军事动作。特朗普政府一口气要买48艘芬兰破冰船,因为美国现役破冰船只有2艘,而俄罗斯有40多艘。 挪威这个北约国家悄悄重启了两处冷战时期的地下军事基地——巴杜弗斯空军基地和奥拉夫斯文海军基地。这俩基地藏在山里,能抵御核打击,F-35战机和核潜艇都能藏进去。美国海军上将达里尔·考德尔直言,北约正“组团”在北极对抗俄罗斯。 第一个导火索是格陵兰岛。2024年,格陵兰议会通过决议,要在2025年举行独立公投。丹麦急得跳脚,美国却暗中支持。毕竟格陵兰岛有全球最大的稀土矿,控制这里就能卡住新能源产业的脖子。去年3月,美国副总统万斯造访格陵兰时,甚至暗示要支持其“脱丹入美”。 第二个导火索是航道控制权。俄罗斯控制的北方航道长5600公里,是欧亚最短航线。中国“冰上丝绸之路”项目已经启动,去年7月连云港港首航北极航线,比传统航线缩短9000海里。但美国和北约国家想分一杯羹,挪威、芬兰都在和中国谈合作,这让俄罗斯很紧张。 第三个导火索是军事对抗升级。去年4月,俄罗斯北方舰队在北极搞了场大规模演习,20艘舰船和1500人参与。紧接着,美国就在阿拉斯加搞“联合太平洋多国战备中心2025”演习,双方战机在北极上空多次近距离对峙。有分析说,北极现在就像新的“古巴导弹危机”现场。 中国虽然不是北极国家,却通过“冰上丝绸之路”深度参与北极事务。去年7月,中俄合作的北极航线首航成功,连云港到俄罗斯阿尔汉格尔斯克的航程缩短一半。中国还和挪威、冰岛合作开发北极资源,这让美国很不爽。特朗普政府多次指责中国“介入北极事务”,但中国外交部回应称,北极是全球共同财富,应秉持合作共赢原则。 但中国的参与也带来挑战。俄罗斯虽然欢迎中国投资,但对中国在北极的影响力保持警惕。去年3月,普京在国际北极论坛上表示,允许西方国家与俄合作,但前提是不损害俄罗斯利益。这种微妙的平衡,考验着中国的外交智慧。 俄罗斯的北极战略很明确:以军事力量为后盾,通过资源开发和航道控制扩大影响力。美国则试图联合北约盟友,遏制俄罗斯的扩张。中国则希望通过经济合作,在北极事务中获得话语权。 目前,北极理事会是唯一的多边合作机制,但因俄乌冲突,部分国家暂停与俄罗斯合作。挪威接任北极理事会主席后,提议2025年召开峰会,试图重启对话。但俄罗斯与北约的对立,让这种合作变得困难重重。
俄罗斯国师杜金再发预言:俄乌冲突结束之后,下一场冲突的发生,既非在台海,也非在南
风林事儿说
2025-07-28 15:22:2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