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周镐被捕,负责审讯他的,是他的旧友,旧友支开手下,对周镐说:“只要你

小说红楼 2025-07-28 14:21:32

1934年,周镐被捕,负责审讯他的,是他的旧友,旧友支开手下,对周镐说:“只要你加入军统,往事一笔勾销,如何?”   1934 年的南京,周镐被反剪着双手推进审讯室时,他抬起头,灯看清了桌后那人的脸,竟是多年未见的旧友,如今在复兴社特务处任职的李士群。   三天前的傍晚,周镐刚从上海秘密带回一份关于日军军火运输的情报。   他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短衫,混在夫子庙熙攘的人群里,正准备按约定去 "清雅茶馆" 二楼和接头人碰面。   街角卖糖画的老汉突然对着他的方向咳嗽了三声,这是预设的危险信号。周镐下意识地转身想进旁边的巷子,却被两个穿黑色短打的汉子死死按住肩膀。   "周先生,跟我们走一趟。周镐被塞进一辆没有牌照的黑色轿车,被蒙上眼罩。   审讯室里,李士群目光像刀子似的刮过周镐的脸:"镐子,五年不见,你倒是长进了,敢跟政府作对了?" 他声音陡然拔高,"说!那份军火情报要递交给谁?"   周镐咬紧牙关不说话,额头的伤口被汗水蛰得生疼。他知道李士群的手段,当年在保定军校同窗时,这人就以心狠手辣闻名。   "别硬撑了。" 李士群突然笑了,起身走到周镐面前,亲自解开了他的手铐,"当年你我在军校比武,你替我挡过一枪,这份情我记着。" 他示意看守退出去,关门前特意叮嘱 "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准靠近"。   周镐知道但眼下的处境,他必须先找到脱身之计。   "你想怎么样?" 周镐拿起一个包子,咬了一口,滚烫的肉馅烫得他喉咙发紧。   李士群往他面前推了杯茶水:"只要你加入军统,往事一笔勾销。凭你的才干,在这里能得到的资源,比跟着那些穷酸书生干革命多得多。" 他压低声音,"委员长正缺你这样熟悉日军动向的人才,将来建功立业的机会有的是。"   周镐故意露出犹豫的神色,"只要你点头," 李士群立刻接话,眼里闪过一丝得意,"明天你就是军统南京站的行动组副组长。之前的事,我一力担下。" 他以为抓住了周镐的软肋,却没注意到对方垂眸时眼底闪过的精光。   周镐猛地攥紧拳头,像是下定了巨大的决心:"好!我答应你。"   加入军统的日子里,周镐活得像走在钢丝上。他凭借出色的情报分析能力很快站稳脚跟,却始终在关键问题上含糊其辞。     "你怎么回事?" 李士群把计划书摔在他面前,脸色铁青。周镐装作慌乱地解释:"最近总失眠,脑子昏沉……" 他偷偷观察着对方的反应,见李士群只是骂了句 "废物",并没有起疑心,才暗暗松了口气。   1939 年春天,周镐接到了一个更危险的任务 —— 打入汪伪政权的特工总部。李士群此时已是汪伪特务机构的核心人物,他点名要周镐去上海协助自己 "拓展业务",实则想把这个昔日旧友彻底绑在汉奸的战车上。   临行前的夜晚,周镐在玄武湖边和上线老张接头。月光洒在湖面上,像铺了层碎银。"组织决定,吸收你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老张握住他的手,掌心的温度透过潮湿的空气传过来,"今后你就是 ' 孤胆英雄 ',所有行动直接向中央特科汇报。"   周镐望着远处模糊的中山陵轮廓,郑重地举起右手:"我发誓,绝不辜负组织的信任。"   到上海后,周镐成了汪伪特工总部的 "红人"。他陪着李士群出席各种汉奸聚会,看着那些人觥筹交错间谈论着如何 "曲线救国",胃里阵阵翻涌。有次在酒会上,   一个日军少佐炫耀刚从北平抢来的古董,周镐端着酒杯的手差点捏碎了玻璃杯。他强压着怒火,笑着敬酒:"太君真是好眼光。" 转身却把那少佐的行程安排透露给了地下党,导致其在三天后的暗杀行动中毙命。   1945 年 8 月,日本宣布投降的消息传来时,周镐正在审讯一个被捕的地下党员。   他趁看守不备,悄悄塞给对方一把藏在鞋底的小刀片,用唇语说 "今晚行动"。深夜,他故意打开监狱西侧的小门,制造了 "犯人逃脱" 的假象,实则是为了掩护真正的情报传递。   这场行动却引起了李士群的怀疑。当周镐带着截获的汪伪政权与日军勾结的密电准备撤离时,李士群带着特务堵住了他的去路。"我早就该想到的。"   李士群的声音里满是冰冷的失望,"从你当年答应加入军统的那一刻起,我就该杀了你。"   周镐背靠着墙,手里紧紧攥着那份足以定汉奸死罪的密电。"李士群,你我同窗一场,我劝你回头是岸。" 他平静地看着昔日好友,"日本人倒了,你们这些汉奸的日子也到头了。"   枪声在狭窄的巷子里响起时,周镐猛地将密电塞进墙缝,用一块松动的砖块挡住。子弹穿透胸膛的瞬间,他仿佛看到了多年前保定军校的操场,那时他和李士群还曾并肩练习刺杀,阳光洒在年轻的脸上,谁也想不到未来会走上截然不同的路。   周镐牺牲后的第三年,南京解放。当年接收档案的工作人员在整理汪伪特务机构的旧物时,发现了一份标注着 "绝密" 的卷宗,里面记载着一个代号 "寒松" 的特工如何在敌营潜伏十二年,传递重要情报七十余次。   卷宗最后附着一张泛黄的照片,穿西装的年轻人眼神明亮,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意。   2014 年,在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的修缮工程中,工人在一堵老墙的砖缝里发现了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皮盒,里面正是当年周镐拼死保护的那份密电。

0 阅读:85
小说红楼

小说红楼

喜欢红楼梦,愿意和你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