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民尴尬:扔个东西要花几百元,“扔旧的比买新的还难” 上海客厅里的旧沙发,扔了比买新的还贵 刘女士对着沙发靠背又踹了一脚,米白色的皮革上早就磨出片灰黑色的印子,像块洗不掉的疤。这是五年前搬新家时买的,当时花了八千块,送货师傅扛上来时还说:“这沙发结实,能陪你们十年。” 现在它只配待在客厅角落,等着被处理。 “喂,张师傅吗?”刘女士拨通回收公司的电话,指尖在手机屏幕上打滑,“我家有个三人位皮沙发,你看能收不?” “皮质的?”电话那头的声音含混不清,背景里有金属碰撞的哐当声,“pu皮还是真皮?有没有破损?” “应该是真皮的,就是扶手那边磨破了点。”刘女士扒开沙发套看了看,里面露出的海绵已经泛黄。 “不收不收。”张师傅干脆地挂了电话,忙音像根针,扎得刘女士太阳穴突突跳。这已经是她打给的第五家回收公司,前四家要么说“皮质沙发不值钱”,要么嫌“浦东太远,油钱不够”。 “要不问问物业?”丈夫老李从阳台探出头,手里还攥着擦玻璃的抹布,“昨天楼下王阿姨说,她扔旧床垫找的物业。” 物业电话接通时,刘女士特意放软了语气:“小王啊,我是12栋的刘姐,家里有个旧沙发……” “刘姐啊,”客服小王的声音挺客气,“您这属于大件垃圾,得走专项清运,费用是200块。我们得安排师傅拆了才能运,还得提前三天预约。” “200?”刘女士差点把手机扔了,“我买这沙发时送货才花了50!” “这不是送货,是清运。”小王的声音没了温度,“您要是嫌贵,也可以自己搬到小区指定的大件垃圾堆放点,但得先拆成小块,不然保洁不处理。” 挂了电话,刘女士看着沙发发愣。这沙发宽两米一,拆成小块?她和老李加起来快一百岁了,别说拆,就是挪到门口都费劲。 “要不……卖给收废品的?”老李蹲下来研究沙发腿,“你看这木头,说不定能值点钱。” 傍晚时楼下果然来了个收废品的三轮车,师傅蹬着车在小区里喊:“收旧冰箱旧电视——” 刘女士赶紧冲下楼:“师傅,收沙发不?真皮的!” 师傅抬头瞅了眼她家阳台方向,摇头摆手:“沙发不要,占地方,卖不出价。我这车子就这么大,拉回去还得找地方扔,不值当。”他蹬着车要走,又回头补了句:“前年我收过一个布艺沙发,拉到郊区垃圾场,还被管理员罚了50,说我乱倒垃圾。” 刘女士站在楼下,看着三轮车消失在拐角,突然想起刚搬来时的情景。那时候小区门口有个旧物回收箱,她淘汰的旧衣服、破花盆都往里塞,现在箱子早没了,换成了“禁止乱扔垃圾”的警示牌。 “要不就放着?”老李递过来一杯水,“反正客厅大,碍不着事。” “放着?”刘女士提高了嗓门,“新沙发明天就到了!难道让俩沙发在客厅打架?”她上周在家具城订了新沙发,送货费才80,还包安装。 夜里刘女士翻来覆去睡不着,打开手机搜“上海 旧沙发 处理”,跳出的全是类似的吐槽:有人说扔个旧衣柜花了300,有人晒出和物业的聊天记录,清运一张床垫要150。底下的评论吵成一团,有人骂“管理太死板”,有人叹“扔东西比买东西还得算计”。 突然有条评论吸引了她:“试试社区的旧物置换群?上次我家旧餐桌就被邻居要走了,他自己来搬的。” 刘女士眼睛一亮,赶紧加了小区的业主群,发了条消息:“免费送三人位皮沙发,功能完好,就是有点旧,需自提。” 消息发出去半小时,终于有人回复了,是刚搬来的租客小周:“姐,我想要!我明天叫同事来搬,行吗?” “行!太行了!”刘女士激动得差点失眠。 第二天小周果然带了三个年轻小伙来,四个人呼哧呼哧把沙发抬下楼,小周还一个劲说谢谢:“姐,这沙发比我租房里的破木椅强多了,我铺个沙发套就能用!” 看着空荡荡的客厅角落,刘女士突然觉得心里轻快多了。傍晚新沙发送到,老李摸着光滑的面料笑:“还是新的看着舒服。” “舒服是舒服,”刘女士叹了口气,“就是不知道十年后,这沙发该咋扔。” 夜里散步时,刘女士看见小区公告栏贴了张新通知:“关于增设大件垃圾临时堆放点的通知”,下面写着“每月第二个周六集中清运,居民可免费投放,需自行搬运”。 旁边有几个阿姨在议论:“听说别的区搞了旧物改造 workshop,旧沙发改改能当花架呢。” “可不是嘛,”另一个阿姨接话,“我女儿在国外,说他们扔家具得提前半年预约,还得交税呢,比咱这严多了。” 刘女士没说话,心里却盘算着:下次再换家具,得买那种能拆开的,说不定十年后,自己还能拆了搬到堆放点去。 回家路过垃圾桶时,她看见里面扔着个崭新的快递盒,突然想起早上小周说的话:“现在年轻人租房,就喜欢这种免费的旧家具,省钱,还环保。” 月光洒在空荡的垃圾桶上,刘女士突然笑了——原来难住她的不是扔不掉的沙发,是忘了这沙发,或许还能在别人的生活里,再待上几年。
上海市民尴尬:扔个东西要花几百元,“扔旧的比买新的还难” 上海客厅里的旧沙发,
文姐分享生活
2025-07-28 11:17:28
0
阅读: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