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灵甫是国军马谡?乍看像,都上了缺水的山,然后兵败,可细一瞅,不对呀,两人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的。 您看,马谡失街亭前,除了纸上谈兵,从未带兵打过仗,至于帮诸葛亮“攻心为上”平定孟获之乱,充其量是个好参谋。 张灵甫呢?戎马生涯20多年了,参加过北伐,作战过红军,抗击过日寇,较量过华野,从见习官开始,凭借战功,一步一个脚印做到国军五大主力之首-整74师师长,相当于军长,马谡咋比? 再说了,三国街亭之战,老马是弃城不守,水源不顾,主动率军上了山,结果被张郃断水打败,小张上山则有四大不同: 首先,被逼上了山。1947年5月14日晨,张灵甫决定撤退时,部队主力是准备南回后方基地垛庄一带,背靠临蒙公路的,没打算上山。但撤到孟良崮西麓时,发现前方道路被断了,后又有追兵等,十万火急下才上了山,不像马谡自找的。 其次,上山没有错。当时整74师,南撤垛庄与西联黄百韬整25师之路,都被华野1纵给断了,且“敌”情不明。同时,华野4纵与9纵在后追击,并开始北登孟良崮,大有包吞之势,而1纵也已拿下整74师西侧一众山头。那部队若不上山,一时半会又突围不成,孟良崮再被华野抢占的话,就真被合围于山下,成瓮中之鳖了,所以上山抢占制高点,没错。 其三,并未全上山。刚开始,师部与58旅上了被统称为孟良崮的一小群山,51旅和57旅则在山下有村有水的地方,整体形成了一个纵深防御梯次,只是后来在华野强大攻击下,守不住了,才都上了山。 最后,突围与上山并举。这才是关键,张灵甫一边安排58旅上山,57旅北山下防御,一边令51旅西山下打通“回家”路。结果到了傍晚17时,西向黄百韬之路未全通,南下垛庄之路倒是通了。那鉴于华野6纵,次日拂晓才拿下垛庄,斩断整74师退路,若张灵甫及时回撤,也就基本安全了。 可哪曾想,就在这时,老蒋“中心开花”电令来了,要他们依山据守,把华野主力吸引过来,然后外围国军再聚而歼之,结果张灵甫们留了下来,直到全军覆没。您看,这跟马谡失街亭,完全两码事嘛,您说是不是。
张灵甫是国军马谡?乍看像,都上了缺水的山,然后兵败,可细一瞅,不对呀,两人完全不
白梦评过去
2025-07-27 15:19:46
0
阅读: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