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陈宝国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霸气地说:“赵奎娥是我的,谁也别跟我抢。”同学们笑他

暮遇说吖 2025-07-27 14:06:20

当年,陈宝国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霸气地说:“赵奎娥是我的,谁也别跟我抢。”同学们笑他不自量力,然而毕业时,他真的抱得美人归。

陈宝国和赵奎娥是大学的同学,一起在中央戏剧学院念书。

第一次在新生报到处见赵奎娥,她正踮着脚够高处的报名表,马尾辫在脑后晃悠,他上去帮她够下来,指尖不小心碰到她的手,两人都红了脸。

从那天起,他的目光总不自觉地跟着她:看她在台词课上念《雷雨》,看她在形体课上压腿,看她中午坐在台阶上啃馒头,就着一瓣蒜吃得香。

为了能 “光明正大” 地靠近她,陈宝国开始攒钱。

那时候他每月的生活费只有15块,他省下饭票,周末去校外工地扛水泥,干一天能赚3块钱。

攒了三个月,终于租到一辆二手自行车,天不亮就擦得锃亮,等在女生宿舍楼下。“赵奎娥,上课去?” 他装作偶遇,耳朵却红到脖子根。

赵奎娥起初有点不好意思,可架不住他天天来。

他会提前去食堂打好粥,怕凉了揣在怀里;她排练晚了,他就骑着自行车送她回宿舍,车筐里放着从家里带的天津麻花;

她随口说喜欢老舍的书,他跑遍王府井书店,把《茶馆》《骆驼祥子》都找齐了。

有次她感冒发烧,陈宝国背着她跑了两站地去医院,挂号时才发现,自己口袋里的钱只够买退烧药——那是他本来想用来换自行车链条的。

毕业时,赵奎娥凭着灵气的长相和扎实的功底,很快接了《昨夜的月亮》等影视剧,成了小有名气的女演员。

而陈宝国却屡屡碰壁,导演总说他 “太硬”,不适合演柔情角色。

他整天窝在租来的小平房里,对着镜子练表情,赵奎娥就变着法儿安慰他:“你的眼睛里有戏,总会有人看见的。”

她把片酬塞给他:“买点肉吃,别总啃咸菜。” 他不肯要,她就做成红烧肉,端到他屋里,看着他吃完才走。这一等,就是八年。

1982年,《赤橙黄绿青蓝紫》剧组找到陈宝国,让他演叛逆青年刘思佳。

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琢磨了三天,开机那天,顶着一头黄毛卷发出现,眼神里的桀骜不驯,让导演拍案叫绝。

这部剧播出后,陈宝国一夜成名,拿到了第一座金鹰奖奖杯。

颁奖礼结束,他攥着奖杯冲进赵奎娥的宿舍,手都在抖:“奎娥,我能娶你了!” 赵奎娥看着他西装上没摘的标签,眼泪突然掉下来 —— 她等这句话,等了八年。

婚礼办得很简单,请了几个同学,在胡同里的小饭馆摆了三桌。陈宝国给赵奎娥戴上自己攒钱买的银戒指,红着脸说:“以后我养你。”

婚后,赵奎娥主动减少了工作量。陈宝国拍《大宅门》时,在片场待了十个月,她就带着儿子去探班,给他洗攒了一堆的脏衣服,在旁边看着他演白景琦,眼里的骄傲藏不住。

有人劝她:“你演技这么好,别可惜了。” 她总是笑:“他在前面冲,我得把家守好。”

陈宝国红了之后,身边的诱惑不少,可他始终记得自己说过的话。拍吻戏前,他会提前跟赵奎娥 “报备”;剧组聚餐,他从不喝到深夜;记者问他 “婚姻保鲜的秘诀”,他挠挠头:“哪有什么秘诀,就是听媳妇的话,她让我往东,我绝不往西。”

如今两人结婚四十多年,儿子陈月末也成了演员。

家里的客厅墙上,挂着一张泛黄的黑白照片:年轻时的陈宝国骑着自行车,赵奎娥坐在后座,搂着他的腰,两人笑得露出牙齿。阳光正好,就像他们初见那天。

娱乐圈的爱情总被说 “易碎”,可陈宝国和赵奎娥却把日子过成了细水长流。

他依然会在冬天给她捂脚,她依然会在他熬夜看剧本时,端来一杯热牛奶。就像陈宝国在采访里说的:“当年在排练厅说的那句话,不是冲动,是这辈子最对的决定。”

那些年的自行车、咸菜粥、苦等的八年,不是爱情的注脚,是两个人一起走过的路——从校园到婚纱,从青涩到白头,原来最好的承诺,不是 “我爱你”,是 “我说过要娶你,就一定会做到”。

0 阅读:43
暮遇说吖

暮遇说吖

智者顺势而谋,愚者逆势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