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鏖战一晚上的38军338团的战士找了一个草堆,想躺下赶紧休息一番。刚

历史探索者 2025-07-27 10:50:32

1950年,鏖战一晚上的38军338团的战士找了一个草堆,想躺下赶紧休息一番。刚躺下就感觉身下软绵绵的,还没等这名战士反应过来,就从草堆中钻出一个人。旁边的战士都吓坏了,可是等仔细看清楚后,都笑了起来。

1950年11月,朝鲜战争打到了第二阶段,中国人民志愿军38军338团接到任务,要在清川江附近搞穿插,目标是掐断联合国军(主要是美军)的退路。那时候,美军还没完全搞清楚志愿军大规模入朝的情况,还在往中朝边境猛推。38军决定来个侧翼迂回,插到敌人后头,把他们的后路堵死。这招听着简单,做起来可不容易。 部队行军到新兴洞的时候,麻烦来了。美军的炮火跟不要钱似的砸下来,338团被压在山谷里,动弹不得。眼看着正面硬冲不行,8班班长李德林带着小队,从一条小河摸了过去,想悄悄靠近敌军阵地。这时候已经是夜里,黑灯瞎火的,全靠胆子和经验。 到了夜色掩护下,李德林他们突然动手,枪声、手榴弹爆炸声一下子撕破了安静,美军压根没反应过来,乱成一团。正面部队趁着这个机会猛扑上去,一口气拿下了五个山头。这一仗打得激烈,战士们拼了命,硬是把敌人的防线撕开了一道口子。可一夜下来,大家都累得像散了架,眼睛都快睁不开了。

战斗间隙,有个战士实在扛不住了,看见旁边有个草堆,心想躺下歇会儿也好。可他刚躺下去,就觉得不对劲——这草堆咋软绵绵的,还动了一下?他还没来得及多想,草堆里“唰”地钻出一个人!旁边的战友全吓了一跳,手都摸到枪上了。可等借着月光看清楚,这家伙是个敌军士兵,估计是打散了躲在这儿,模样狼狈得很。紧张的气氛一下子没了,大家伙儿全乐了,笑声在冷风里传老远。 这个敌军士兵咋藏到草堆里的?可能是战斗中跑散了,慌不择路钻进去想躲一躲,没想到志愿军的战士正好挑中了这块“宝地”休息。这事儿听着挺逗,可想想也挺有意思。战争打得你死我活,可这一个小插曲,却让疲惫的战士们缓了口气。那一刻,炮火声远了点,笑声近了点,人性在这残酷的环境里冒了个头。 其实,这不只是个笑话。那时候的志愿军,装备差得没法说,对面美军有飞机有坦克,火力强得吓人。可咱们的战士愣是靠着一股子韧劲和脑子,打得敌人晕头转向。这草堆里的小故事,就是他们乐观和团结的一个缩影。打了一宿仗,累得要死,还能笑得出来,这得有多大的心劲儿啊。

第二天,天还没亮,暴雨就来了。部队得接着往前走,可电台让雨水泡坏了,通讯断了。这时候,报务主任张甫站了出来,在那恶劣条件下硬是把电台修好了,保住了跟上级的联系。338团没停下脚步,继续往敌后插,最终到位,把美军的退路掐得死死的。清川江战役能赢,这帮战士的功劳跑不了。 38军因为这场仗被喊成了“万岁军”,这名号可不是白来的。想想看,条件那么苦,敌人那么强,他们硬是咬着牙打赢了。这不光是靠力气,更是靠脑子和心气儿。那草堆里的笑声,成了这场硬仗里一抹亮色。 朝鲜战争那几年,志愿军面对的困难咱现代人可能都想象不到。吃的少,穿的薄,武器差,天天在冰天雪地里跟装备顶尖的美军干仗。可他们不光扛住了,还打出了名堂。他们心里有底气,有团结劲儿。清川江战役后,美军开始意识到,志愿军不是好惹的,后面打起来就更小心了。

0 阅读:161

猜你喜欢

历史探索者

历史探索者

历史是文化与智慧的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