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年,慈禧脖子上长个毒疮,奇痒无比。太医们都束手无策。然而,李莲英请来一乡村土郎中,谁料,郎中挽起裤腿,撸起袖子,打着赤脚跑进水田里,抓来几条蚂蟥,一下塞进慈禧的衣领。
说到清朝末年的慈禧太后,大家都知道她是个权势滔天的人物,手握大清江山几十年。可人再厉害,也有扛不住的时候。1902年,慈禧68岁,年纪大了,身体难免出点毛病。那年,她脖子上长了个毒疮,开始没当回事,以为就是个小疙瘩,上点药就好了。可谁知道,这东西不消反涨,痒得她抓都抓不下来,晚上睡不好,白天吃不香,整个人都蔫了。 宫里的太医那可是顶尖的医疗团队,平时给皇上看个头疼脑热都得小心翼翼。可这次,他们算是撞上了硬茬。慈禧的毒疮红肿发紫,还流脓,散着股怪味,太医们围着她转了好几天,开了一堆清热解毒的药方子,敷了各种药膏,结果呢?一点用都没有。那毒疮还是老样子,甚至更严重了。慈禧本来就不是好脾气的人,这下病痛一折腾,更是火冒三丈,太医们一个个吓得大气不敢出,生怕脑袋不保。
太医为啥没辙呢?那时候的宫廷医学虽然听着高大上,但其实局限性不小。他们用的多是些老一套的中药方子,讲究个温补调理,对付这种急性毒疮就显得捉襟见肘了。加上慈禧身份特殊,谁也不敢乱试新招,怕治不好反倒担责任。这么一来,太医们就只能干瞪眼。 这时候,李莲英站出来了。他是慈禧身边最得宠的太监,平日里察言观色那是把好手。见慈禧这么遭罪,他心里也急得不行。宫里太医没招,他就把主意打到了民间,派人四处打听,看看有没有能人能救急。还真别说,他手下人办事效率高,没多久就听说直隶省有个乡村郎中,叫禹会元,专门治毒疮和皮肤病,在当地挺有名,乡亲们都夸他医术了得。 李莲英一听有戏,赶紧让人把禹会元请到京城。这位禹会元是个地道的庄稼汉,平时种地之余给人看病,没啥架子,穿得破破烂烂,进宫时估计还有点懵。不过他胆子不小,知道是给慈禧治病,也没推辞,带上自己的家伙什就跟着来了。
禹会元到了宫里,检查了慈禧的毒疮。单看这疮的样子,他就心里有数了。这不是普通的小毛病,毒性深得很,肿得跟个小包似的,周围红得吓人,中间还有脓血渗出来,看着就让人头皮发麻。他没像太医那样开药方,而是掏出个小瓶子,里面装着几条蚂蟥。别看这玩意儿不起眼,在乡下治毒疮可是老法子了。蚂蟥一放上去,就开始吸脓血,吸完自己就掉下来。禹会元又换了几条,反复几次,把毒疮里的脏东西清理干净,然后敷上药膏包好。 过了几天,他又来了,这次带了点肉蛆。别嫌恶心,这东西能吃掉坏死的肉,清理伤口特别管用。放上去啃一阵,再敷药包扎,没几天慈禧的毒疮就消了,痒也停了,皮肤慢慢长平了。 慈禧这下可高兴坏了,毕竟谁也不想整天痒得抓心挠肝。她把禹会元叫来,问他想要啥赏赐。禹会元倒挺实在,说自己行医不是为钱,就希望太后身体好。慈禧一听挺感动,赏了他一块“御医神手”的匾和一套《本草纲目》,让他回乡接着给人看病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