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少林寺释永信失联,都在等官宣。借此机会,作为一名资深的旅游从业人员,给网友叨

可爱小萌物 2025-07-27 10:19:53

网传少林寺释永信失联,都在等官宣。借此机会,作为一名资深的旅游从业人员,给网友叨叨几句,主要说清楚寺庙、景区、经营活动、宗教活动之间的关系。 1,文旅部和民政部等早对全国的宗教场所有相关规定,文旅部要求淡化商业色彩,民政部要求不得商业运营。早些年,东南某省商界人士盛行建寺庙收香火,或承包经营,导致好多乱象丛生,假尼姑野和尚也不乏人,在信众和游客群体中造成很多负面影响,这也是越来越严的原因。另外,国内原则上不再批准宗教场所的复建、新建或扩建,但主要针对的是佛道两教,有些低配版教堂依然横行乡里,疏于管理; 2,寺庙不允许商业经营,宗教活动也不得掺杂商业化,怎么生存和发展呢?一种是完全国有化,比如甘肃张掖大佛寺,虽然能够单独成为一个景区,但除了象征性门票,基本上香火也是拒收的,主打公益性;一种像嵩山少林寺,它自己可以有香火、文创、佛事活动等收入途径(收入均有民政宗教部门监管,亦不乏内外勾结监守自盗者),但作为大景区的核心吸引物之一,也能获得门票分成,但也因为这个就容易因收入分配问题产生矛盾;一种是完全不依靠外力,也不收门票,单靠信众捐赠,通常这些寺庙都是名山大剎,又有高僧大德坐镇,信众云集,影响力大,就像深圳弘法寺、庐山东林寺等等。以上,一般是先有寺庙后有景区,也有现存在景区后来建寺庙的,那景区的话语权相对就大一些,比如广东观音山观音寺。 3,景区肯定是商业利益为先,而且通常把持着通往寺庙的全部道路,也提供了信众配套服务——如果景区为国有,那还好说,无非就是部门利益划分问题;如果景区是民营,那可能会产生无数的腌臜事情,不光污染宗教信众,还污染世道人心,具体案例就不说了,很多。 4,目前的政策实施趋严,越来越严格,景区与寺庙井水不犯河水,商业与宗教必须远离,否则不知道会孕育出什么怪胎来;那经营活动与宗教活动也就必须严格区分开来,目前看这种管理越来越完善成熟,此次释永信失联如果有事,也应该是他本人的问题,管理的漏洞基本上已经不存在了。 网友还有其他问题,可以在评论区讨论,我必回复。正文很多不敢写,怕不过审。 #网传少林寺方丈释永信被带走调查#

0 阅读:62
可爱小萌物

可爱小萌物

可爱小萌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