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战,第一波爱国力量来了。面对来势汹汹的美国H20芯片,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

正又直说事 2025-07-26 14:24:19

芯片战,第一波爱国力量来了。面对来势汹汹的美国H20芯片,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采访时公开表示支持国产芯片。

美国这一手解除H20芯片禁令的"糖衣炮弹",明摆着是要给刚冒头的国产芯片来个"精准打击"。周鸿祎那句"360正在转向国产芯片"的宣言还没捂热乎,华盛顿就急吼吼地松绑高端芯片出口,这时间点卡得比好莱坞剧本还准。     要知道国产GPU这几年可是玩命狂奔。华为昇腾910B算力密度直接比上代翻倍,摩尔线程MTT S4000在4K视频处理上已经能和英伟达A10掰手腕。眼看长江存储的232层NAND闪存良率突破90%,长鑫存储的LPDDR5X内存颗粒开始批量供货,美国这时候突然对华释放"善意",背后没点猫腻谁信?     看看H20解禁的附加条件就懂了。美国商务部嘴上说着"放宽限制",暗地里却要求采购方必须按月提交使用报告,芯片运行数据还得实时回传。这套路跟F-35的"蓝宝石系统"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表面卖硬件,实则搞监控。更阴险的是他们专挑国产替代方案刚量产时出手,摆明了要用成熟产品挤压本土芯片的生存空间。     但美国人算盘打得再精,也架不住中国市场的魔幻现实。去年寒武纪思元590流片成功时,腾讯阿里就带着二十多家企业排队下订单。中芯国际N+2工艺量产后,比亚迪直接包了三条生产线专供车规级芯片。现在国产7纳米GPU价格只有进口货的六成,性能差距却不到15%,哪个企业会和钱过不去?     周鸿祎敢公开站队国产芯片不是没有底气。360投资的昆仑芯早就迭代到第三代,处理AI推理任务时功耗比H20低30%。更绝的是他们搞出个"安全沙盒"技术,能把进口芯片关在笼子里运行,既享受算力又防后门。这套组合拳打下来,美国想靠H20收割市场的美梦已经凉了半截。     其实最让华盛顿慌的不是技术突破,而是中国玩家根本不按常理出牌。长江存储当年被制裁时,转头就研发出晶栈3.0架构,用落后两代的设备造出全球密度最高的闪存芯片。华为被断供EDA工具后,硬是靠自研软件在14纳米工艺上实现了7纳米性能。现在中微公司的刻蚀机精度冲到0.1纳米,芯源微的涂胶设备拿下全球三成市场,美国越卡脖子中国产业链反而越齐全。     看看上海微电子刚交付的那台28纳米光刻机就懂了。虽然比ASML落后十年,但配上中科院计算所的分布式计算算法,照样能啃下物联网芯片的肥肉。更别说龙芯3A6000用12纳米工艺跑出7纳米的性能,直接把"工艺决定论"扔进了垃圾桶。这些"土法炼钢"的野路子,才是美国技术霸权最怕的"降维打击"。     现在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天天念叨"不能让中国获得尖端芯片",可现实是成熟制程市场正在上演大逆转。中芯国际55纳米BCD工艺做到全球成本最低,华虹半导体0.13微米MCU芯片垄断智能电表市场,比亚迪半导体IGBT模块在新能源车领域杀得英飞凌节节败退。当中国企业在这些"低端"赛道把毛利压到5%以下,美国芯片巨头连产线折旧费都赚不回来。     说到底这场芯片战争早就不是单纯的技术比拼。华为被制裁后启动的"塔山计划"现在遍地开花,北方华创的薄膜设备打进台积电供应链,盛美上海的清洗机成为三星合格供应商。就连最卡脖子的光刻胶,南大光电的ArF产品也通过了下游验证。这种全产业链的"蚂蚁搬家",可比砸钱搞弯道超车实在多了。     所以别看H20解禁闹得欢,中国科技企业心里都门清。周鸿祎那番表态就是个信号弹——进口芯片该用用,但国产替代的进度条绝不能停。等哪天长江存储的QLC闪存堆到300层,中芯国际N+3工艺实现量产,就该轮到美国捂着高端芯片哭晕在厕所了。毕竟在半导体这个行当,能活到最后的从来不是性能最强的玩家,而是生态最全的狠角色。

0 阅读:576

猜你喜欢

正又直说事

正又直说事

又正又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