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蒋英与父亲蒋百里,在法国卢浮宫前合影,难得一见! 1936年深秋,

鉴史忆往呀 2025-07-26 14:15:27

1936年,蒋英与父亲蒋百里,在法国卢浮宫前合影,难得一见!

1936年深秋,17岁的蒋英跟着父亲蒋百里到欧洲考察,父女俩在巴黎卢浮宫前照了一张相,照片上的蒋英穿着西式风衣,戴着礼帽,脸上带着少女的活泼劲儿,也透出大家闺秀的稳重感。

一年后蒋英留在德国柏林大学念书,蒋百里一个人回了国,这个家庭的故事要从蒋百里年轻时说起,1900年他18岁那年被爹妈安排了一桩婚事,娶了19岁的查氏,查氏出身海宁的名门,是金庸的族亲,从小学了规矩,缠着小脚,性子温和内向。

那会儿蒋百里心气高着呢,上了浙江大学的前身求是书院,还去日本留过学,对包办婚姻很反感,找过母亲想退婚,可两边家族都拦着,这事儿没成。

1910年蒋百里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回家,扛不住母亲的压力娶了29岁的查氏,婚礼上他和新娘子打扮像两个世界的人,蒋百里穿了西式军装,查氏盖着红盖头穿中式婚服,拜堂时他一张脸绷得紧紧的,新娘子吓得抖个不停,婚后没几天蒋百里就跑去北京当军官,留妻子在家伺候婆婆。

这俩人十年来相处的日子加起来连一百天都不到,查氏没生娃,一个人孤零零住在老宅里,清官难断家务事,蒋百里1938年去世了,查氏第二年也悄悄离了世,墓碑上刻的就是蒋门查氏四个字,显得怪冷清的。

蒋百里的第二段姻缘和一个日本女子有关,1913年他在保定军校闹改革搞砸了,一冲动朝自己胸口开了枪,弹片差点要命,袁世凯急了找日本公使馆派人来救命,23岁的护士佐藤屋登跟着医生到了保定。

佐藤姑娘天天给蒋百里换药按摩,时间长了两人就对上眼了,三个月后蒋百里伤好了,佐藤回北京,俩人开始书信传情,蒋百里在信里写得挺直白,说没有你我就活不下去了,佐藤的父母开始嫌弃他是个中国人,架不住蒋百里死缠烂打最终点了头。

1914年冬天俩人成婚,佐藤改名蒋佐梅,跟着丈夫各地跑,北京沈阳杭州都住过,生了五个闺女,她学着适应中国生活,抗战爆发后带着女儿们给前线伤员做棉衣献过力,1938年蒋百里走的时候蒋佐梅才59岁,她下狠心再不回日本,1978年以88岁高龄离世,最后和丈夫合葬在杭州,墓碑刻着蒋佐梅大名。

老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蒋百里的第三段婚姻更憋屈,1920年代他母亲盼着抱孙子,就硬塞了个小老婆王氏给他,王氏出身穷苦被蒋母收养,学过点识字能读书,身子弱但性子软,蒋百里不愿纳妾也不敢违逆母亲只能认了。

王氏进蒋家后住在偏院,和蒋佐梅姐妹相称,也没生过娃,这段事儿外头少有人知道,传记书里都很少提,据蒋家后人说蒋百里过世后王氏还留在蒋家,跟蒋佐梅一起过日子,1950年代才病逝。

蒋百里的五个女儿各有本事,长女蒋昭很受父亲疼惜,可惜18岁感染肺病走了,二女儿蒋雍1917年生人,在西南联合大学没念完书,抗战时直接回国学着母亲当护士照顾伤员,战争结束后去了美国过日子。

三女儿蒋英后来嫁了钱学森,俩人从小认识玩到大,钱学森出国留学后联络少了,1947年他回国约蒋英见面,那天晚上聊得挺好,钱学森突然说跟我走吧,俩人情投意合就结了婚,一起去了美国。

1950年夫妻俩打算回国被拦下来,钱学森让蒋英带俩孩子先走,蒋英死活不干说不能把你丢下,硬是陪丈夫熬过五年监视期,1955年全家人回了国,之后钱学森搞科研忙得天昏地暗,蒋英一边顾家一边在音乐学院教书,培养了不少音乐尖子。

四女儿蒋华1951年跟着丈夫去了比利时定居,1955年姐丈钱学森托她从欧洲捎信回国搬救兵,蒋华收到信赶紧转给北京那边帮了大忙,2006年她80多岁从国外回北京养老。

小女儿蒋和1923年生人,抗战时在西南联大学英语,新中国成立后给冶金部当翻译还去北方工业大学教书,2015年以92岁高龄在北京离世。

蒋家的血脉到今天已经四散各方,但那份家国情怀一直在流传,蒋家的几个后人近年公开场合露过面,北京晚报提过蒋和离世时的安葬细节,凤凰网报道过蒋华晚年回京的事,算是对这段历史有个收尾。

0 阅读:42

猜你喜欢

鉴史忆往呀

鉴史忆往呀

欢迎关注,跟着小编一起看历史小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