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27岁的胡友松发现生理期没正常来,心里一慌,赶紧去找丈夫李宗仁,不知该怎么办才好。哪知道,李宗仁一听,顿时满脸喜色,一把抱住她说:“这好事啊!难不成是怀孕了?”这话刚说完,胡友松眼泪刷地就下来了,哭得收也收不住。
这年7月,胡友松嫁给了当时已经75岁高龄的李宗仁。一个是风华正茂、年轻漂亮的女性,传说与电影明星胡蝶有关联;另一个则是履历厚重的前代总统。
这巨大的年龄差,加上各自特别的背景,在当时可是传得沸沸扬扬,引来无数猜测和异样的眼光。到底图什么?一个年轻姑娘嫁给比她大了几乎五十岁的老人?
这事还得从他们的相遇说起,时间拉到1966年,李宗仁已是古稀之年,身体状况走下坡路,老伴不在了,儿女又都各忙各的事。
老爷子身边不能没个体贴人。儿女一商量,得给老爷子请个专门照料的人。
这事交到医院,院方很重视,毕竟李宗仁身份特殊,于是推荐了专业素养扎实的护士胡友松。
李家这边开始还有点顾虑:姑娘这么年轻,行不行啊?后来听说她本来就是医院的护士,专业就是护理,二话不说就同意了。
专业护士,总比普通护工更懂得如何科学照料病人吧。胡友松就这样走进了李宗仁的生活。
起初,李宗仁看到的是个小姑娘手脚麻利,做事勤快。
喂药、翻身擦身、打扫房间,忙得几乎脚不沾地。
李宗仁看她太辛苦,主动叫她歇一歇,坐下来说说话。
这一聊就聊出事儿了,不知不觉间,老人的心被这个温柔细致的姑娘焐热了,胡友松也从李宗仁身上感受到一种特别的关切和安全感。
等到李宗仁的儿女们嗅出苗头不对劲时,老爷子已经铁了心要娶胡友松做夫人。
子女有千万个不理解,终究拗不过老父亲的执意。李宗仁态度坚决,胡友松也勇敢地选择了接受。
婚后的日子,外面说什么的都有,难听话不少。
胡友松全然不顾,一心一意照顾着李宗仁,依旧和做护士时一样专业尽责,喂药擦身,无微不至。
直到那一天,生理期迟迟不来,胡友松心里七上八下,才发生了开头那幕。
李宗仁喜不自胜地以为老来得子,胡友松那汹涌的眼泪却把他打蒙了。
“你…你是不想有我的孩子吗?”李宗仁心头猛地一沉,声音都变了调。哪个男人在这种情景下,多半都会这么想。
可他想岔了。胡友松的眼泪,根本不是不想要孩子。
她是激动得失控了,掺杂着难以言说的苦涩和害怕。
她的童年,实在谈不上幸福。尽管外界都说她是影星胡蝶的女儿,但有关她身世的传闻扑朔迷离,那些“私生女”的议论从没断过。
后来虽被养母沈文芝收养,养母脾气也不好,动辄打骂,她渴望的父爱母爱,始终是一片冰凉
。家庭温暖的缺失,在她心里留下了一块大大的空洞,烙下了深深的自卑。
她太想有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家了。
但正是因为自己没有体验过正常的家庭之爱,她更恐惧:如果有了孩子,她真的能当好一个母亲吗?她懂怎么去正确地爱这个孩子吗?得知妻子痛哭背后这份沉重的心结,李宗仁的心像被针扎了一样,只剩下心疼和愧疚。
他悔恨没能早点遇到她,护她免受那些风雨。他把胡友松轻轻拢在怀里,声音温和得像暖流:“傻瓜,别怕。只要我在,你们娘俩,准保安安心心、舒舒服服的。”
怀着一腔期待,他们赶紧去了医院检查,就想弄个准信。
可结果是兜头一盆凉水,根本没怀孕!不是喜脉。巨大的失落瞬间攫住了两个人。
李宗仁何尝不想有个孩子,他想得长远:自己比胡友松大了近半个世纪,走是早晚的事。
如果有个孩子,血脉相连,能在自己走后继续陪伴胡友松,让她不至于孤单一人面对漫漫长夜。
胡友松的眼泪同样说明了问题,她何尝不期盼能和李宗仁共同孕育一个爱的结晶?
一个能证明他们这份惊世之恋无比真实的存在?哪怕最终只是一场空欢喜,两颗心却在失落中贴得更紧。
胡友松陪着她的丈夫走完了人生的最后旅程,1969年,李宗仁病逝。
床边许多人哭得肝肠寸断,胡友松却反常地平静,只是定定地看着医生为丈夫轻轻覆上白布,仿佛要将他的模样刻进骨子里。
更让所有人惊掉下巴的是接下来的事情,大家都以为,葬礼过后该上演争产戏码了吧?
一个年轻遗孀,面对李宗仁身后留下的资产,多少人等着看戏。
结果呢?胡友松干脆利落,没留一句话,默默收拾好自己的行李,只带走了属于她的回忆和丈夫生前写下的厚厚一摞笔记本,转身离开了那个曾短暂属于她的“家”。
她找了间安静的小屋安顿下来,屋子里最显眼的位置,安放着一张李宗仁的照片。
每天回家开门第一件事,她总会先和照片里的丈夫“打声招呼”。
那些李宗仁生前一笔一划写下的笔记,成了她最珍视的宝物。
纸张上熟悉的字迹,翻阅起来仿佛丈夫温和的声音就在耳边,让她漂泊的心找到港湾,感到无比踏实与安稳。
他们的相守与坚守,或许早已超脱了年龄的隔阂,跨越了世俗的眼光,只剩下纯粹的两个灵魂的相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