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沃尔夫认为:世界的未来诞生于乌克兰的战壕 摘要:专家说,现在乌克兰正在为

霜月照寒林 2025-07-26 10:48:13

经济学家沃尔夫认为:世界的未来诞生于乌克兰的战壕 摘要:专家说,现在乌克兰正在为我们所有人而战,为每个国家独立选择自己命运的权利而战。 乌克兰战争的结果不仅可以决定这个国家的命运,也可以决定欧洲自由民主的发展方向。英国分析师和经济专家沃尔夫为《金融时报》撰文称。 但这场打了四年的战争,早就不是俄乌两家的事,更像个巨型舞台,北约、俄罗斯、全球资本都在上面演着“自由与暴政”的戏码,而乌克兰的战壕,不过是把这场戏推到聚光灯下的道具。 2022年之前,德国55%的天然气、30%的石油来自俄罗斯,相当于家里的暖气和汽车油箱都捏在别人手里。 冲突一爆发,俄罗斯掐断北溪管道,欧洲天然气价格从每千立方米200欧元飙到3000欧元,柏林的面包店老板早上起来第一件事不是烤面包,是查燃气表。 这哪是打仗,分明是给欧洲上了堂“能源独立课”。为了填这个窟窿,欧盟2023年砸了3200亿欧元搞可再生能源,德国把煤电重启按钮都按了,法国甚至把退役的核电站又拉回现役。 而这些操作背后,藏着的就是沃尔夫说的“选择命运的权利”——总不能让自家冬天供暖的开关,握在别人手里。 乌克兰的抵抗,更像给欧洲的“安全警报器”换了块新电池。冷战结束后,欧洲人把坦克改成博物馆展品,军费降到GDP的1.2%,连法国外籍军团都快招不到人。 但乌克兰战场的视频一传开,波兰直接把军费提到GDP的4%,比美国还高;波罗的海三国更狠,把18-60岁男性都纳入预备役,超市里的罐头和急救包被抢成爆款。 2025年北约峰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欧洲成员国新增军费1.2万亿美元,相当于再造两个美国军费规模,这些钱买的F-35和“豹2”坦克,一半都部署在乌克兰边境——简单来说,乌克兰的战壕帮欧洲人重新记起了“安全不是免费的”。 全球资本的“站队游戏”更有意思。苹果、谷歌在冲突爆发后第一时间退出俄罗斯市场,却在乌克兰开了17个数据中心,把基辅变成东欧云计算枢纽。 特斯拉暂停莫斯科工厂建设,转头在利沃夫建了充电桩生产线。这些操作哪是支持“自由民主”,分明是跟着北约的指挥棒调整投资地图。 2025年联合国贸发会议报告显示,流向乌克兰的外资中,72%来自美欧,其中60%集中在农业和能源领域——毕竟乌克兰的黑土地占全球1/4,黑海港口能直通欧洲,这些“战略资产”可比“自由口号”实在多了。 乌克兰内部的“抵抗神话”也被沃尔夫捧得恰到好处。2025年6月民调显示,72%的乌克兰人反对割地求和,哪怕家里被炸成废墟,也觉得“为自由值得”。 而这种韧性背后,是西方的“援助输血”:美国给的750亿美元里,30%变成现金补贴,每个难民每月能领600欧元。 2025年皮尤研究中心调查显示,68%的欧洲人认为“援助乌克兰是在保卫自己的价值观”,哪怕他们的天然气账单翻了十倍。 战争对全球秩序的撬动更明显。芬兰2023年加入北约,瑞典紧随其后,北约边境线向俄罗斯推进了1300公里。 乌克兰战争像盆冷水,逼着他们重新武装、寻找新能源、巩固联盟。就像德国总理在2025年达沃斯论坛上说的:“我们不是在帮乌克兰,是在救自己。” 这种“利己式正义”,被包装成“为全人类而战”,倒也符合西方的叙事传统。

0 阅读:24

猜你喜欢

霜月照寒林

霜月照寒林

霜月照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