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台湾真的统一了,大陆会派多少部队过去驻守呢?拿香港做个对比,香港750万人口,驻军大约6000人。台湾2300万人口,按这个比例算,起码得派1.8万人的部队。不过,感觉这数字可能还偏低,估计得2万人起步才够稳。毕竟台湾地盘不小,战略位置又那么重要,兵力少了恐怕镇不住场子。部队肯定得海陆空全配齐,火箭军和战略支援部队也得跟上,才能牢牢盯着海峡对岸的任何风吹草动。 如果有一天台湾实现统一,最先被讨论的,大概不是庆祝方式,而是:驻军得派多少人?这不是拍脑袋拍出来的事,得看数据、看地形、看战略环境,样样都得算进去。 先看看香港,根据2023年公开资料,驻港部队规模在6000到8000人之间,基本维持在军级单位。 香港750万人口,平均下来,大约每1070个香港市民对应一名解放军士兵。 按这比例来算,台湾2300万人口,对应驻军就是2.1万人起步,看起来挺合理,但实际执行恐怕还得往上加。 香港的驻军任务清晰明确,就是防务+维护社会稳定,不干预地方事务,这是《驻军法》写得明明白白的。但香港只有1106平方公里,台北市都比它大不了多少。 而台湾的面积3.6万平方公里,是香港的32倍,地形还复杂得多,山地占了七成,这可不是一个“城市驻军”能搞定的范围。 更麻烦的是,台湾地理位置太敏感。它卡在第一岛链中央,往东是太平洋深水区,往南能掐住巴士海峡,整个亚太都得看它脸色。 这不是说说而已,美国在亚太地区部署了超过10万兵力,台海方向一有风吹草动,美日的军机军舰就能在几个小时内做出反应。你要是不在那儿布好防线,怎么可能守得住? 所以,2万人只是个底线。真要稳住局势,起码得3万人。这3万人可不是简单地站岗放哨的士兵,而是一个多兵种组合的联合作战体系。 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一个都不能少。 东部战区已经有了不少现成的家底,比如075型两栖攻击舰,052D驱逐舰,还有东风-17这样的中程导弹,用来封锁海峡、震慑外部干预都够用。 火箭军是重头戏,毕竟台湾方向随时可能成为中远程打击的前沿阵地,弹道导弹的部署不能拖。 再说战略支援部队,现在战争打的是情报、电子战和网络攻防。台湾方面早在2017年就开始组建“资通电军”,对标的就是解放军的电子战能力。 解放军过去在演习中已经展示过无人机群实时传输战场数据的能力,未来驻台部队一定也得具备这类“看不见的兵力”。 这跟香港完全不是一个量级。香港没有火箭军、没有防空系统、也不面对海外驻军的直接威胁。 而台湾统一后,会立即成为西太平洋最前线,不光是防守问题,还得考虑反介入、区域拒止、快速反应等一整套任务,驻军规模和结构自然要翻几番。 台军的整合问题也不能忽略。目前台湾现役部队有20万人,后备役登记人数高达231万。 但据“中央社”报道,实际能打仗的没几个,训练时间短、逃兵率高,岛内媒体甚至调侃“可能是全球最不想打仗的军队”。 这批人怎么安置?参考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时的经验,最可行的办法是拆编转业,技术兵种逐步收编,不搞大清洗,但也不可能全盘接收。 当然,整编完兵还得养兵。后勤保障问题得提前准备。福建沿海早就布置好了油料、弹药储备点,甚至有民船改装的预案。 2017年舟山演练的时候,6小时就把一个营送上岸,效率相当高。这种快节奏的投送方式,一旦台湾统一,肯定会被大规模应用。 综合来看,3万人的驻军是合理且必要的配置。陆军大约1.5万人,负责陆地控制和社会稳定;海空兵力1万人,守住海峡航道和空域;火箭军5000人,负责战略打击;战略支援部队与各军种协同,提供情报支持和电子对抗。 这支队伍不仅能应对日常防务,还具备应对区域冲突的能力。 这支部队规模相当于香港的3.75倍,但考虑到台湾的面积、人口和战略地位,这个比例并不夸张。毕竟,兵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精准、高效、有威慑力。 台湾统一之后的驻军问题,说到底,不只是“派多少人”的问题,而是怎么派、派谁去、怎么形成合力的问题。 这不是数字游戏,而是一场复杂的战略部署。 用解放军过去的说法:“兵不在多,在于精;战不在快,在于准。”未来如果真有那一天,驻军也一定是体系化、智能化、联合化的现代化部队。
台湾问题即将突破临界点,2大迹象表明,大陆或要准备出手了
【44评论】【54点赞】
该用户已诈尸
陆军至少一个集团军
梦在那片海
台湾和香港战略地位不一样,不能这样比较。台湾将来是中国新的航母和前沿基地,兵力不会低于五万。
紫气东来
不能跟香港作比较!香港陆地相连,陆军一个冲锋就够。台湾驻军陆军至少一个集团军。
用户16xxx86
一个整编师而已,这里面全部是高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