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大胆的偷梁换柱!”上海,一男子拿着高档白酒,去餐厅请客,喝酒时感觉口感不对,他以为酒放时间长了,导致变质了,就没在意。第2次,他带着新买的白酒,又去这家餐厅吃饭,这回,他长了个心眼拍下了酒瓶的喷码,然后让服务员开瓶,可他一喝,发现味道异常,他把喷码跟服务员拿来的白酒喷码一对,发现酒被调包了,而真相远远出乎他的意料。 上海徐汇警方破了个案子,挺让人唏嘘的。 两名餐厅服务员,就借着给客人开酒的功夫,把人家自带的高档白酒换成假的,再把真酒卖了换钱,前后弄了差不多20万块。 这事儿听着简单,可往深了想,里头藏着不少值得琢磨的地方。 高某浩和高某超,都是餐厅里负责开酒分酒的,他们从网上找微商,花五百到一千块一瓶的价格,买了近百瓶假的高档白酒,藏在员工更衣箱里。 客人自带好酒来,他们就趁着开瓶、倒酒的空档,偷偷把真酒换成假的。 更胆大的是,他们发现餐厅仓库没锁,还拿假酒换仓库里的真酒,再把换来的真酒按年份卖,一瓶能卖两千到四千块。就这么着,一点点攒了20万的非法收入。 其实不光上海,类似的事儿这两年在武汉、济南也发生过,只是手法上有点不一样。 武汉那起案子里,一个中年服务员更“讲究”,他专门收集客人喝剩的空茅台瓶、酒盒子,往里头灌200多块的“茅台王子酒”。 再套上网上买的假胶帽,用打火机一烤,看着跟真的差不多。 他还总结了“五不偷”,客人自己开酒不偷,带单瓶酒的不偷,高年份或特殊版本的不偷,饭局刚开始不偷,瓶身有记号的不偷。 济南的马某更直接,才20岁,入职后专挑客人聚餐喝得差不多、脑子有点晕的时候下手,和同事王某搭伙。 两人一个望风一个换酒,前后换了18瓶茅台,愣是没被发现,直到有回客人把剩下的酒带回家,才看出不对劲。 但上海的张先生是两次喝酒都觉得味儿不对,第二次带的还是新买的酒,心里起了疑,想起自己提前拍过酒瓶上的喷码,一核对,喷码对不上,才确定被换了。 武汉的李女士更巧,她买酒时跟老板说好没开封能退,结果退的时候老板发现,她当初在瓶身做的记号没了,这才知道酒被调了包。 济南的高先生则是聚餐后把剩下的酒带回家,发现跟箱子里没动过的酒比,外观、生产日期、批号都对不上,再一回想,聚餐时喝的酒好像也有点怪,只是当时喝多了没在意。 说起来,这种调包酒水的事儿,看着是服务员个人贪心,但细究起来,餐厅的管理漏洞也脱不了干系。 上海那俩服务员不光换客人的酒,还敢换仓库里的,就因为仓库没上锁,武汉的服务员能攒下那么多空酒瓶、假胶帽。 济南的马某能把假酒藏在备餐间,都说明餐厅对员工行为、仓库管理看得不够紧。 现在上海这俩服务员因为涉嫌盗窃罪被刑拘了,武汉那个中年服务员也被依法处理了。 但说实话,这种案子里,服务员换走的不光是一瓶酒,还有客人对餐厅的信任。 而且,他们买的假酒、卖的真酒,背后可能还藏着一条造假、销赃的链条,这都得查清楚。 处罚的时候,不光要罚偷酒的人,要是餐厅管理有明显漏洞,是不是也该有相应的责任?毕竟,客人是冲着餐厅去消费的,餐厅有义务保障客人的财物安全。 信息来源:上观新闻2025-07-23发布:上海两名餐厅服务员调包客人自带的高档酒,转卖牟利20余万元,已被刑拘
“好大胆的偷梁换柱!”上海,一男子拿着高档白酒,去餐厅请客,喝酒时感觉口感不对,
小吴观社会
2025-07-25 12:57:3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