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是谁决策的?吴小莉采访吴大辉时,吴大辉曾说,这一场战争是大帝、格拉西莫夫,绍伊古三个人做出的决定的。 普京作为俄罗斯总统,他手里攥着宪法赋予的最高军事指挥权,从2022年战争爆发前的一系列动作就能看出他的决策风格,这种“闪电式”决策在俄罗斯历史上并不罕见,2014年普京也是在极短时间内完成战略部署。 绍伊古作为国防部长,在这场战争中扮演的角色更像是“战略执行者”。他从2012年开始掌管俄罗斯国防部,主导了俄军近年来的现代化改革,比如将传统师团制改编为合成营,大幅提升部队的信息化作战能力。 在特别军事行动中,绍伊古的主要任务是协调各军兵种资源,确保后勤补给和装备供应。有西方媒体曾披露,战争初期俄军出现的补给线混乱问题,部分原因就出在绍伊古的协调机制上。 不过到了2023年,随着俄军调整战术转为消耗战,绍伊古的角色逐渐从前线指挥转向战略规划,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他在去年被调任联邦安全会议秘书,由别洛乌索夫接任防长。 真正在战场上“操盘”的是总参谋长,从2012年起就担任俄军总参谋长,参与指挥过叙利亚战争和克里米亚行动。特别军事行动初期,他提出的“多点突破”战术一度让乌军措手不及,但随着北约情报支持和西方武器涌入,俄军攻势受阻。 这种高度集权的决策机制也带来明显弊端,比如战争初期俄军对乌克兰抵抗意志的误判,以及对北约军援速度的低估,都暴露出情报分析环节的短板。有俄罗斯内部人士透露,当时情报部门曾提交过关于乌军士气的不同评估,但未被决策层重视。 绍伊古和格拉西莫夫之间的权力博弈也影响了指挥效率。2022年苏罗维金被任命为前线总指挥时,就曾出现过国防部与总参谋部指令冲突的情况,直到普京出面协调才解决。 这个决策圈并非铁板一块,2024年绍伊古被调任,表面上是职务调整,实际上反映出普京对战争进展的不满。绍伊古任内推动的“混合战争”理论在初期效果显著,但随着战争长期化,其局限性逐渐显现。 相比之下,格拉西莫夫凭借在叙利亚积累的持久战经验,更适合当前的消耗战模式。这种人事变动恰恰体现了普京在决策过程中的灵活性,既保持核心圈稳定,又根据战局调整具体执行者。 这场战争的决策过程就像一场精密设计的棋局,普京确定“围魏救赵”的战略,绍伊古负责准备棋盘和棋子,格拉西莫夫则在棋盘上落子布局。虽然三人在具体战术上有过分歧,但在维护俄罗斯核心利益这一点上始终保持一致。
俄乌战争是谁决策的?吴小莉采访吴大辉时,吴大辉曾说,这一场战争是大帝、格拉西莫夫
青黛灵韵
2025-07-25 11:46:36
0
阅读: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