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人愤怒了。俄乌谈判桌上,俄罗斯代表团团长梅津斯基一句话直接把舆论掀了个底朝天 —— 俄方已经向乌克兰移交了 7000 多具乌军遗体,并且计划再送 3000 具。消息一出,乌克兰国内瞬间炸开了锅。 乌克兰政府面对俄方移交遗体的反应,就像是一出荒诞的连续剧。早在6月初,俄罗斯依协议移交6000具遗体之际,基辅当局竟以“技术问题”为由拒而不收。 随后,网上曝光的监控画面更是令人惊愕不已:在捷尔诺波尔州的某个火葬场,乌方人员竟在焚烧俄方移交的士兵遗体。 这种操作背后隐藏着一笔冷酷的经济账。乌方法定阵亡士兵抚恤金为每人1500万格里夫纳,接收6000具遗体就得马上支付31亿元首付款,可乌克兰2025年4月全国财政收入仅850亿格里夫纳。 当国家将为国捐躯的战士视作财政负担之时,那前线的枪炮声无疑成为一种莫大的讽刺。 为逃避财政责任,基辅政权竟发明了“失踪名单”的魔术戏法。官方宣称阵亡人数达6万,然而实际仅发放4万份抚恤金;17万阵亡士兵竟被标注为“失踪”。这般操作之下,轻松节省数万亿支出。 这种数字游戏被俄方移交的遗体和公布的6007人详细信息撕得粉碎。阵亡士兵家属在基辅街头举着照片哭诉的场景,比任何战场画面更能揭露战争的残酷真相。 财政窟窿引发恶性循环。拒收遗体决策使泽连斯基支持率从战争初期的91%暴跌至64%,乌军逃兵率激增40%,适龄男性外逃数量创新高。 军方匿名军官坦言:“我们连57人‘失踪’,遗体就在边境却回不来。” 当士兵发现牺牲后连基本尊严都无法保障,战斗意志自然土崩瓦解。 俄罗斯遵循“全部换全部”的原则接收己方重伤士兵,这一做法无形中给乌军带来又一沉重的心理打击。 遗体博弈在7月达到荒诞顶峰。乌克兰利沃夫市竟开挖安葬着355名二战苏联红军的“光荣山”公墓,市长萨多夫斯基公开宣称要将这些历史遗骸作为交换战俘的筹码。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的谴责倒是一针见血——这是“道德堕落的最终阶段”。 谈判桌上的交锋更显遗体问题的尖锐。7月23日,俄乌第三轮谈判仅仅持续了38分钟便仓促收场。当乌方团长乌梅罗夫提议举行俄乌元首峰会时,梅金斯基冷笑着回应:“先签署协议,再谈会面之事。”” 耐人寻味的是,俄方于会场特意以加粗字体标注“所谓乌克兰总统”,而乌方则展示了普京遭国际刑事法院通缉的新闻截图。连领导人身份都成了互相攻击的武器,遗体问题自然沦为政治博弈的筹码。 俄罗斯的“遗体杠杆”实则是致命陷阱。俄国防部档案显示其掌握至少2.4万具乌军遗体,若全部移交将产生3600亿格里夫纳抚恤金债务,相当于乌克兰四个月财政收入总和。 接收则财政崩溃,拒收则征兵体系瓦解——乌军2025年第一季度征兵达标率已不足37%。这种两难困境比战场上的火力压制更让乌克兰当局窒息。 讽刺的是,就在7月22日谈判前夕,乌克兰还送返了两名亟需救治的俄罗斯被俘伤员。这种小规模人道主义行动无法掩盖整体局势的残酷本质——当烈士遗骸成为谈判桌上的筹码,当抚恤金数额压倒军人尊严,战争便彻底露出了生意本质。 截至2025年7月,美国总统特朗普解冻1.5亿美元军援,却放任美国贝莱德公司禁止乌士兵土葬,理由是“乌黑土地归其所有”,此等行径实在令人费解与愤懑。 在国际博弈的宏大棋局里,士兵的遗体竟沦为棋盘上的小小卒子。这是何等的悲哀与残酷,生命的消逝被政治与利益的博弈所裹挟,成为冰冷国际棋局中的牺牲品,令人喟叹不已。 素材来源:财联社 2025-07-24 03:20·财联社官方账号
泰国F-16出动,柬埔寨扛不住!柬埔寨竟然没有找到中国,而是希望联合国安理会介入
【72评论】【4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