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上台后没多久,就开始大刀阔斧搞贸易改革,2025年4月2日那天,他直接宣布

大脸猫侃军事 2025-07-24 23:06:39

特朗普上台后没多久,就开始大刀阔斧搞贸易改革,2025年4月2日那天,他直接宣布对全球征收关税,基本是10%的统一税率,外加对某些国家额外加码,汽车类统一25%。这事儿闹得挺大,股市一度跌得厉害,他后来在4月9日暂停了90天,给各国时间谈判。 结果呢,到7月23日这个节点,只有5个国家签了协议:英国、中国、越南、印尼和菲律宾。其他国家要么在拖,要么直接硬扛。日本本来也传闻有动静,但最后没算进去。全球超150个国家,这5个比例小得可怜,特朗普本来想靠关税收割全球财富,顺带刺激美国制造业回流,现在看来,效果没那么理想。 特朗普的贸易思路挺简单,美国贸易逆差太大,得用关税逼别人让步。他觉得过去美国被坑了,别人关税高,美国低,导致工厂外流,工作机会丢了。2025年一上台,他就任命了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和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这些人,组建团队推这个政策。 4月2日宣布时,他说这是“解放日”,要对所有国家加10%,对57个贸易逆差大的国家额外加,根据逆差大小从15%到50%不等。中国直接145%,越南46%,印尼32%。股市慌了,道琼斯跌了好几千点,他赶紧在4月9日暂停额外关税90天,只收10%的基线,鼓励谈判。

谈判过程挺乱的。各国反应不一样,有的急着谈,有的直接反制。加拿大和墨西哥一开始就被加25%,后来豁免了符合USMCA的货物,但非合规的还是收。加拿大后来在7月被加到35%,因为特朗普说他们没管好芬太尼和奶制品贸易。墨西哥也30%,总统谢因鲍姆说要报复。 欧盟那边,布鲁塞尔开会,说准备好反制措施,威胁加关税。巴西也放话,不怕打贸易战。中国一开始被加到145%,后来在5月12日签了个临时协议,降到30%,中国降到10%,还同意继续谈逆差和芬太尼问题。但这协议挺脆弱的,双方都保留了其他措施。 东南亚国家压力最大,因为他们出口多,怕被夹在中美好中间。越南本来要被加46%,7月2日签了协议,降到20%,美国出口零关税,还承诺减少转运中国货。印尼中旬签的,关税19%,美国出口零关税,印尼承诺买150亿美国能源、45亿农产品和50架波音飞机。菲律宾总统马科斯7月22日去华盛顿,签了19%关税,美国零关税。柬埔寨本来面临36%,但没签成,泰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也悬着,泰国36%,新加坡至少15%。这些国家不想选边,但特朗普的关税棒子太粗,他们选择让步保经济。 英国是第一个签的,5月8日宣布,打开50亿市场给美国农业和乙醇,英国降关税,美国对英国飞机零件和金属豁免到配额。英国首相说这比啥都没有强,但批评前政府没争取更好。中国那个协议是6月左右的框架,主要是降关税,承诺买更多美国农产品,但没解决核心问题如知识产权和补贴。 日本本来谈得热乎,7月22日特朗普宣布15%关税,日本投资5500亿,九成利润归美国。但日本首相石破茂支持率低到20%,国会选举自民党丢了席位,他急着签,但国内反弹大,民众觉得是交保护费。石破茂之前说要零关税,现在15%加投资,党内都议论让他下台。 其他国家呢?印度谈得挺进,7月接近“迷你协议”,但没定。南韩、日本、巴西、泰国都在谈,但没结果。欧盟整体谈,7月7日有进展,但8月1日截止前不确定。加拿大、墨西哥、南非、塞尔维亚这些,关税从25%到40%不等,有的降了点,但没全面协议。俄罗斯贸易本来就少,特朗普威胁二级制裁买俄油的国家。缅甸、摩尔多瓦这些小国,关税30%到40%。总的看,全球反对多过妥协,特朗普想用关税当杠杆,但很多国家觉得这是霸凌,宁愿扛着。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根子在2016年竞选就定了,他批评多边协议如TPP,说美国吃亏。2025年一推行,供应链乱了,企业急着囤货,进口涌入,短期推高价格。长期看,制造业回流有苗头,但成本高,美国消费者买单。关税收入到7月收了1060亿,预计10年减赤2.8万亿,但动态效应负的,经济慢下来,收入少3940亿。专家说,平均每户多交1300美元税。特朗普团队说这是为美国工人好,但批评者说这会引衰退,全球贸易碎片化。 5个协议细节:英国打开农业市场,越南减转运,印尼买美国货,菲律宾让市场,中国的临时降税。这些国家让步多,美国得利,但全球看,只有这5个,特朗普的野心大,现实骨感。巴西、欧盟、中国这些大头没全面服软,特朗普坚持,但阻力大。 全球形势下,反对霸权的呼声高,特朗普用威胁造势,但改变不了大势。中方提醒,绥靖换不来和平,妥协得不到尊重。让步的国家,以后要求只会多,跪着走不完路。特朗普该哭还是笑?协议是赢了点,但孤立感强,未来不确定

0 阅读:20

猜你喜欢

大脸猫侃军事

大脸猫侃军事

大脸猫侃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