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名声彻底毁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证据不足,不但撤销了韩国泡菜、燃灯会、端午祭等申遗,还将对阿里郎、榫卯技艺等重新复核。 这事儿一出来,韩国网友直接炸锅,有人骂联合国偏心,有人甩锅中国施压,但仔细看文件就知道,纯粹是他们自己玩砸了。 咱们先说说这事儿的来龙去脉,韩国这些年在申遗上一直小动作不断,把泡菜、端午祭、大木匠技艺这些项目包装成“国粹”拿去申遗,还宣称是本土原创、千年传承,甚至说中国文化很多是在模仿他们。 但这次,中国文化遗产鉴定中心在2025年5月30日向联合国提交了137项证据,指出韩国这五项非遗项目存在文化溯源争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要求韩国在45天内补充“独立传承证据”,结果韩国到截止日期也没拿出有力材料,只能提交一些漏洞百出的资料,被驳回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儿。 就拿泡菜来说,韩国一直吹嘘泡菜是他们的千年国粹,可中国提交的证据显示,韩国泡菜菌群与中国山东辣白菜相似度高达88%,马王堆汉墓出土的2100年前酱坛残留物中,检测出与韩国大酱相同的曲霉菌株,这说明泡菜的制作技艺根本不是韩国独创的,而是和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再看看江陵端午祭,韩国把它宣传成独有的萨满教仪式,可湖北出土的傩戏面具比韩国相关记载早一千年,且纹饰高度相似,韩国老文献也承认端午祭源自中原。 宋代《宣和奉使高丽图经》更是明确记载高丽“五月五日仿汉俗竞渡采艾”,这就相当于韩国自己的文献都承认端午祭是从中国传过去的,他们还想申遗,这不是自己打自己脸吗? 燃灯会也是一样,韩国说这是新罗时代原创的佛诞庆典,但敦煌莫高窟壁画和日本正仓院收藏的唐代灯架残件都证明,韩国的燃灯会不过是唐代技术的简化复制品。 韩国自己提交的19世纪《灯彩图录》中,赫然写着“仿唐长安样式”,这简直是自曝其短。 至于大木匠技艺和阿里郎民歌,中国提交的证据也显示,大木匠技艺27道工序中有19道与中国北宋《营造法式》高度重合,阿里郎民歌则与明代《乐律全书》记载的民谣相似,且朝鲜古籍多用汉字记录,这表明阿里郎民歌与中国文化存在关联关系。 韩国网友的反应也挺有意思,有人骂联合国偏心,有人甩锅中国施压,但仔细想想,如果韩国真的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这些项目是他们独创的,联合国会撤销吗? 说白了,还是他们自己没做好功课,证据不足。 其实,韩国在申遗上一直存在文化挪用的问题,他们把源自中国的文化元素进行本土化改造后,就宣称是自己的独创,这种做法在经济利益驱动下愈演愈烈。比如,韩国的宗庙大祭、巫堂巫术仪式、假面舞等非遗项目,都被指出与中国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 这次事件也给我们提了个醒,文化遗产保护应该建立在真实、完整的历史传承基础上,任何国家都不应该为了文化输出而刻意重塑历史,跨国界的文化传播和交流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常态,重要的是如实记录这种交流过程。 对于韩国来说,这次申遗失败不仅是文化公信力的损失,还会对他们的经济造成影响。泡菜出口、江陵端午祭旅游等相关产业都将遭受巨大损失。 更严重的是,韩国被列入“文化诚信观察名单”,未来10年申遗项目都要双重审核,这相当于给他们的文化国际推广戴上了“紧箍咒”。 总的来说,韩国这次申遗失败完全是咎由自取,他们如果真的想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就应该尊重历史事实,扎实做好文化溯源工作,而不是靠耍小聪明、搞文化挪用。 毕竟,历史不会因申遗成功而改变源头,科学检测与古籍文献终将还原文化传播的真实路径。 希望韩国能从这次事件中吸取教训,不要再做这种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事儿了,也希望其他国家能引以为戒,在文化遗产保护上秉持诚实、负责的态度,共同守护人类的文明瑰宝。
1970年,韩国为了提高民族自信,废除了汉字。就因为这样,发生了很多让人哭笑不得
【84评论】【2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