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宦官鱼朝恩屡屡为难郭子仪,郭子仪总是忍让。 郭子仪的府邸在长安亲仁坊,大门永远敞开着,贩夫走卒都能进来看个新鲜。有回鱼朝恩派人打听,回来禀报说,郭令公正蹲在院里给夫人择菜,儿子们穿着粗布衣裳在扫落叶。鱼朝恩捏着茶杯冷笑:“装给谁看?平定安史之乱的大功臣,住得比芝麻官还寒酸。” 那年冬天,鱼朝恩带着禁军去郭子仪的祖坟上“巡查”,说是防盗墓,实则让士兵把坟头的柏树全砍了,还往墓碑上泼了黑狗血。消息传到郭子仪军中,将领们气得拔剑劈了案几:“将军,咱们反了吧!凭什么受一个阉人的气?” 郭子仪正在给伤兵换药,闻言只是叹了口气,用布擦了擦手上的血:“我祖坟被掘,是我没管好部下,让朝廷担心了。鱼公公也是为了陛下分忧。”他当天就写了奏折,说自己治军不严,请求罢官。唐代宗看了奏折,红着眼圈把鱼朝恩叫到跟前,却只说了句:“以后做事,别太张扬。” 鱼朝恩更得意了。朝堂上见了郭子仪,故意踩着他的朝靴过去,鞋跟在锦缎上碾出个黑印。郭子仪低头看了看,反倒拱手笑道:“鱼公公的靴子真亮,在哪儿擦的?”周围的官员都憋着想笑,又不敢出声。 最过分的是邙山之战。鱼朝恩监军,明明探到叛军主力在东边,却偏要郭子仪往西边追击。郭子仪据理力争,鱼朝恩掏出圣旨:“郭令公是想抗旨?”结果唐军中了埋伏,损兵折将。回朝后,鱼朝恩在代宗面前哭哭啼啼,说全是郭子仪指挥失误。郭子仪一句话没辩解,自请贬为刺史。 那会儿郭子仪的儿子郭暧娶了升平公主,小两口吵架,郭暧醉醺醺地说:“你以为你爹是皇帝就了不起?我爹是不想做皇帝!”公主哭着回宫告状,唐代宗叹道:“他说的是实话,要是郭子仪想做皇帝,这天下早就不是咱们李家的了。” 这话传到鱼朝恩耳朵里,他夜里总做噩梦,梦见郭子仪提着剑闯进他府里。有天他请郭子仪去章敬寺吃饭,说是赔罪,暗地里藏了刀斧手。郭子仪的部下劝他别去,他却只带了一个老仆,空着手进了寺门。鱼朝恩见他这般,握着茶杯的手直抖:“令公就不怕我害你?” 郭子仪看着佛像前的烛火,声音很轻:“我要是怕,就不会来了。鱼公公有权有势,可夜里能睡安稳吗?我虽然被你为难,可闭上眼睛就能听见士兵们的鼾声。”鱼朝恩突然把茶杯摔在地上,转身进了内堂,刀斧手们全撤了。 后来鱼朝恩被唐代宗设计缢死,消息传来时,郭子仪正在给孙子讲故事。他听完只是点点头,继续说:“从前有只老鹰,总去啄凤凰的窝,后来凤凰没生气,树上的蛇却把老鹰叼走了。” 郭子仪的忍让,从来不是懦弱。安史之乱后,唐朝早已没了底气,要是功臣和宦官斗起来,只会让天下更乱。他敞开府门,是告诉皇帝自己没私心;不与鱼朝恩计较,是不想给敌人可乘之机。那些看似窝囊的退让里,藏着一个老臣的清醒——比起一时的体面,保住这风雨飘摇的江山更重要。 晚年的郭子仪,每次见客都让姬妾们出来倒酒,唯独卢杞来访时,他让所有人都退下。儿子们不解,他说:“卢杞长得丑,姬妾们会笑他,这人记仇,将来会害了你们。”这般细致的心思,却在面对鱼朝恩的羞辱时全然不用,不是不能,是不愿。 参考书籍:《旧唐书·郭子仪传》、《资治通鉴·唐纪》
大宦官鱼朝恩屡屡为难郭子仪,郭子仪总是忍让。 郭子仪的府邸在长安亲仁坊,大门永远
古往趣话社
2025-07-24 00:51:5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