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通,新婚之夜,丈夫拒绝和女子同房,女子以为丈夫太累便没在意。不料,后来丈夫也总是以各种理由拒绝进行夫妻生活。长此以往,女子发觉事有蹊跷,于是携丈夫前往医院检查,方知丈夫罹患严重的性功能障碍。女子觉得被骗,怒不可遏,将丈夫告上法院,请求撤销婚姻。法院这样判! 新婚之夜,本该是甜蜜的开始,江苏南通的黄思琪却发现丈夫陈鑫推三阻四,迟迟不愿亲近。她以为是婚礼太累,没多想,可日子一天天过去,丈夫总是找借口回避夫妻生活。黄思琪从疑惑到愤怒,拖着丈夫去医院一查,真相像一记重拳:陈鑫早已身患重疾,却隐瞒不报。这样的婚姻还能继续吗?她一纸诉状告上法庭,要求撤销婚姻,法院的判决又会如何? 黄思琪和陈鑫的故事开始于2018年的南通一所大学。两人同为学生,一个爱文学,一个学工程,图书馆成了他们相识的地方。几次偶遇后,他们开始一起吃饭、逛街,慢慢地感情升温。大学时光中,他们一同于食堂排队购餐,一道在湖边漫步,共话未来的憧憬。黄思琪性格传统,坚守婚前不逾越底线的原则,陈鑫也尊重她的选择。毕业后,两人都留在南通工作,她在图书馆整理书籍,他在工程公司忙项目。生活虽然平淡,但他们互相支持,感情稳步向前。2022年,两家父母见面,婚事很快定下来。因为彼此信任,他们没做婚前体检,直接领证,办了一场热闹的婚礼。亲朋好友都觉得这对新人郎才女貌,未来日子肯定美满幸福。 婚礼过后,现实却给了黄思琪当头一棒。新婚之夜,陈鑫以疲惫为由拒绝亲近,黄思琪没多想,以为只是暂时的。日子一天天过去,陈鑫总是借口工作忙碌,晚上回来就倒头睡下。黄思琪起初还体谅丈夫,觉得他工作压力大,赚钱养家不容易。双方父母开始催促要孩子,她也动了心思,想着有个孩子能让家庭更完整。她上网查资料,学着做丈夫爱吃的菜,甚至买了新衣服,想让生活有点情趣。可陈鑫始终冷淡,无论她怎么努力,他都以身体不适或工作太累推脱。几个月下来,黄思琪的耐心被磨光,怀疑开始在她心里生根。她隐约觉得事情不对劲,但又说不上来哪里有问题。 终于,在2023年夏天,黄思琪忍无可忍,提出去医院检查。陈鑫一开始推脱,但拗不过她的坚持。到了南通市中心医院,医生检查后告知,陈鑫患有严重的性功能障碍,病史已有两年多,之前多次治疗都没效果。这个消息像晴天霹雳,黄思琪完全无法接受。陈鑫明明知道自己的病情,却在结婚前只字不提,选择了隐瞒。 她感到被欺骗,婚姻的信任基础在她看来彻底崩塌。愤怒之下,她找到律师,了解相关法律后决定起诉。根据《民法典》第1053条,重大疾病在婚前应如实告知,否则另一方可请求撤销婚姻。黄思琪认为,陈鑫的隐瞒符合这一条款,她有权结束这段婚姻。 2023年9月,黄思琪向南通人民法庭递交诉状,要求撤销婚姻。庭审中,她条理清晰地陈述了事实:陈鑫隐瞒病情,导致婚姻无法实现正常夫妻生活的目的,违背了她的期待。她还提到,婚后她多次尝试改善关系,但陈鑫始终回避,浪费了她的感情和时间。她援引《民法典》第1053条,强调陈鑫的隐瞒属于法律规定的可撤销事由。此外,她参考《民法典》第1054条,表示作为无过错方,她有权要求赔偿,但考虑到过去感情,她只要求拿回自己的财产份额,不追究额外赔偿。陈鑫在法庭上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表示隐瞒病情是出于自私,怕失去黄思琪。他对判决没有异议,愿意接受后果。 法院审理后认为,性功能障碍虽不在《母婴保健法》规定的重大疾病范围内,但婚姻中的性生活是基本需求,也是双方权利的重要部分。陈鑫明知自己病情严重,却未在婚前告知,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根据《民法典》第8条,民事行为不得违背公序良俗,法院认定这段婚姻对黄思琪不公平。2023年11月,法院判决撤销两人的婚姻关系。黄思琪拿回了属于自己的财产,结束了不到半年的婚姻。判决结果在当地引发关注,不少人开始讨论婚前告知义务的重要性。 判决后,黄思琪搬离了原来的家,租了一间小公寓,重新开始生活。她全身心投入工作,在图书馆组织阅读活动,和孩子们分享绘本故事,渐渐找回生活的节奏。朋友们常约她出去吃饭、唱歌,她也开始参加一些公益活动,比如社区的读书会。2024年初,她报名了一个心理辅导课程,想通过学习帮助自己和他人。 这个案子被《现代快报》报道后,引发了不少讨论。有人觉得黄思琪的果断让人佩服,也有人认为陈鑫的隐瞒情有可原,毕竟疾病敏感,难以启齿。但更多人开始反思,婚姻的信任到底有多重要?婚前体检是不是该成为标配?黄思琪用行动捍卫了自己的权利,也让更多人意识到,婚姻不仅是感情的结合,更是责任的承诺。她的经历提醒大家,面对重大问题,坦诚才是对彼此最大的尊重。 这事儿你怎么看?婚姻里隐瞒病情算不算欺骗?欢迎留言说说你的想法,大家一起聊聊!
“这个丈夫够狠!”江苏,丈夫嫌妻子打麻将不顾家,多次劝说无效后,气得崩溃大哭,好
【2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