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做初一,我们就做十五!美国频繁对台军售,从5亿美元的“爱国者”导弹到6.19

吴能力聊意 2025-07-22 20:47:14

美国做初一,我们就做十五!美国频繁对台军售,从5亿美元的“爱国者”导弹到6.19亿美元的F-16战机零部件,美方一边高喊“一个中国”,一边用真金白银给“台独”势力递刀子,这边刚在南海拉着八国联军演习,那边就嚷嚷着“维护共同防御条约”,活脱脱一副“我能闹,你不能还手”的霸权嘴脸,可今时不同往日,中国手里的牌,早不是二十年前的“小顺子”了。

2025年的亚太地区,地缘政治的紧张气氛愈发浓厚。美国通过频繁的对台军售和南海多国联合军演,持续在西太平洋地区巩固其战略布局。自1979年《台湾关系法》实施以来,美国对台军售成为其介入台海事务的重要工具,旨在维持两岸军事力量的所谓“动态平衡”。

2025年初,美国国务院接连批准总值11.69亿美元的军售案,包括5亿美元的“爱国者”导弹系统和6.19亿美元的F-16战机零部件。这些军售不仅为美国军工企业带来巨额利润,也成为其向“台独”势力传递政治信号的手段。

与此同时,美国在南海的动作同样密集。联合日本、菲律宾等八国举行大规模军演,演练科目包括“海空封锁”和“岛屿夺取”,直接针对中国核心利益。美方宣称这是“维护地区稳定”,但其战略意图显而易见:通过军事威慑和盟友体系,遏制中国的区域影响力。

然而,中国综合国力的显著提升,使其在应对外部挑衅时拥有了更多主动权。经济、科技、军事领域的全面突破,为中国提供了坚实的反制基础。2025年4月,台海与南海成为中美博弈的焦点,一场无声的较量就此展开。

2025年4月,美国对台军售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两笔总值11.69亿美元的军售案引发广泛关注:5亿美元的“爱国者”导弹系统旨在增强台湾的防空能力,6.19亿美元的F-16战机零部件则为台湾空军的作战效能提供支持。

这些军售案均通过美国国防部的“外国军售”程序,需经国会批准,体现了美国政府对台政策的持续性。美方官员在公开场合宣称,这符合《台湾关系法》的“防御性武器”承诺,但其背后意图远不止于此。军售不仅为美国军工复合体带来经济利益,更通过提升台湾的军事能力,间接挑战一个中国原则。 中国迅速采取经济反制措施。商务部发布公告,将6家参与对台军售的美国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包括护盾人工智能公司和内华达山脉公司。这些企业被禁止与中国开展任何商业合作,其供应链受到严重冲击。

同时,中国对12家美国实体实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涉及稀土、芯片原材料等战略资源。此举直接掐断美国军工企业的关键物资来源,凸显了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例如,高纯度硅材料是中国对美出口的重要品类,管制措施导致美国半导体企业订单骤减,生产线面临停滞风险。

在国际舞台上,中国进一步展现规则意识。2025年4月,中国在世界贸易组织提起诉讼,指控美国对华加征关税违反国际贸易规则,并将对台军售的经济成本纳入诉状。诉状中列举了详实数据,指出美国军售行为不仅扰乱全球贸易秩序,还对中美双边关系造成长期损害。

此举令美国在国际规则体系下面临压力,难以用“国家安全”借口搪塞。中国的经济反制措施精准而克制,既维护了国家利益,又避免了直接冲突的风险。

军事领域,中国的回应同样果断。2025年4月初,美国联合八国在南海举行大规模军演,数十艘军舰组成编队,演练“海空封锁”科目,试图展示其在西太平洋的军事主导地位。然而,仅仅三天后,中国海军展开反制行动。

辽宁舰航母编队携“呼伦湖”号综合补给舰,穿越菲律宾海,直抵关岛以西海域,与火箭军、空军进行联合反介入/区域拒止演练。歼-15舰载机进行实弹起飞演练,东风-26导弹完成移动靶船打击测试,055型驱逐舰“南昌”号发射鹰击-21高超音速导弹,精准命中目标。这些演练科目覆盖了海空协同、远程精确打击等关键领域,展现了中国海军的远洋作战能力。

中国海军在演习前通过国际海事组织发布航行通告,声明演习区域公开透明,符合国际法规范。此举巧妙利用了美国惯用的“自由航行”逻辑,以规则反制规则。

演习地点选择在关岛附近,恰好是美军第二岛链的核心据点,传递了明确的战略信号。美军基地的雷达屏幕上,中国舰队的航迹清晰可见,显示了中国在军事领域的自信与实力。

中国的反制策略体现出高度的统筹性。经济制裁卡住了美国军工企业的命脉,军事演练则以实力回应挑衅,国际诉讼则在规则层面占据道义高地。

这种多维度、精准化的应对方式,不仅有效遏制了美国的挑衅行为,还在国际社会中展现了中国维护核心利益的决心与能力。与此同时,中国并未落入美国设下的“修昔底德陷阱”,而是通过规则与实力的结合,化解了外部压力。

0 阅读:22
吴能力聊意

吴能力聊意

每天分享身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