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徐向前感觉自己大限将至,对前来探望他的战友李先念,说出了自己的三个遗

曦月谈 2025-07-22 16:29:54

1990年,徐向前感觉自己大限将至,对前来探望他的战友李先念,说出了自己的三个遗愿。中央在得知徐向前的三个遗愿后,考虑再三最终还是决定否决前两个遗愿,只答应第三个遗愿。 徐向前,1901年出生在山西五台县一个破落人家。家里原先有点底子,可惜他爷爷做生意赔了个底朝天,小时候他就得挑粪、砍柴、挖野菜贴补家用,手上满是老茧。十岁进私塾念四书五经,后来上了拓阳学校,可家里穷得叮当响,没多久就辍学了。年轻时,他在河北一家书肆当学徒,一边干活一边啃书,硬是给自己攒了不少见识。 1924年,他考进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留校当排长,跟着部队东征讨伐军阀陈炯明。1927年加入共产党,参加广州起义,后来被派到鄂豫皖苏区,干上了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那时候,他带着部队在黄安、商潢战役中把敌人打得满地找牙。抗日战争爆发,他当上八路军129师副师长,开辟敌后根据地。解放战争里,他指挥晋冀鲁豫军区部队,把山西全境给解放了。1955年,他被授予元帅军衔,成了新中国十大元帅之一。 徐向前这辈子低调得很,打仗冲在前,功劳一大堆,可从没见他摆过谱。他不爱张扬,生活简朴,走到哪儿都带着一股子实在劲儿。他的一生,就是为老百姓、为国家豁出去的一生。 1990年夏天,徐向前元帅病得不轻,知道自己日子不多了。他拉着老战友李先念的手,说出了三个遗愿:不办追悼会、不留遗体、骨灰撒在打过仗的地方。这仨愿望听着简单,可句句透着他一贯的作风——不讲究排场,就想跟战友们待在一块儿。 中央接到这消息,犯了难。徐向前是开国元帅,功劳摆在那儿,完全不办仪式,咋跟全国老百姓交代?再说,大家伙儿对他的感情那么深,总得有个缅怀的机会吧。琢磨来琢磨去,中央决定不搞大场面追悼会,但得在八宝山弄个简朴的告别仪式,算是对元帅的尊重,也给群众一个念想。 第二个遗愿,不留遗体,中央也觉得不好办。元帅的骨灰不光是他个人的,也是革命的象征,全撒了怕老百姓接受不了。最后拍板,火化后骨灰分成两份,一份撒出去,一份留下来,既尊重徐帅的心愿,也照顾大家的情绪。 至于第三个遗愿,骨灰撒在战地,中央二话没说就点了头。1990年11月,徐向前的小儿子徐小岩捧着骨灰盒,坐上军用飞机,飞过河西走廊、大巴山、大别山、太行山,把骨灰洒在这些老战场上,跟当年一块儿打仗的兄弟们团聚了。 徐向前元帅走了以后,他的儿子徐小岩接过了老爹的担子。徐小岩1947年出生在山西长治,1968年参军,1972年考进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后来还去了加拿大深造。靠着自己的本事,他干到中将,当过总装备部科技委员会副主任,给国防科技出了不少力。 徐向前的老家山西五台县也没闲着。1994年,当地修缮了徐帅的故居,2009年开始筹建徐向前元帅纪念馆,2011年正式开馆。馆里放着他的军装、勋章、手稿啥的,每年都有不少人跑去看,缅怀这位大英雄。

0 阅读:0
曦月谈

曦月谈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投稿请私信~ 十分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