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留给中国“三大教训”:别迷信导弹,别轻视美国,别心慈手软。这次俄乌冲突,虽然

探修説 2025-07-22 16:19:52

俄军留给中国“三大教训”:别迷信导弹,别轻视美国,别心慈手软。这次俄乌冲突,虽然跟咱们没啥关系,但俄军却给中国留下了“三大教训”,一来是不能迷信导弹,二来是不要轻视老美,三来是不能心慈手软,这分别该如何解释呢? 俄军这一仗打下来,给咱们提了三个醒,个个都是真金白银堆出来的教训。先说说这导弹的事儿 —— 俄军三年砸了上万枚导弹,从 “口径” 巡航弹到 “匕首” 高超音速导弹,能掏的家底全掏了,结果呢?乌克兰的指挥中心炸了又建,弹药库塌了又补,连北约给的 “爱国者” 导弹都能拦下一拨又一拨。就拿 2023 年那次基辅空袭来说,俄军一口气打了 25 枚 “口径” 导弹,“爱国者” 直接拦下 11 枚,剩下 14 枚虽说炸了目标,但乌军用混凝土工事和备用指挥系统愣是没让战争机器停摆。 更绝的是乌军的 “诈尸战术”—— 他们用同比例模型飞机当诱饵,定期换地方摆造型,活活耗掉俄军几十亿美金的导弹。去年冬天,赫尔松前线的乌军把报废的 T-72 坦克涂上反光漆,摆在假弹药库旁边,结果俄军 “伊斯坎德尔” 导弹一窝蜂砸过去,真弹药库却藏在地下工事里安然无恙。这就像你跟人打架,人家举着盾牌硬扛你拳头,你打一拳他退半步,可你拳头打完了,人家还能接着跟你耗。 再说美国这头,老美表面上喊着 “中立”,暗地里把家底都搬给乌克兰了。光 2024 年就给了近 25 亿美元的军援,HIMARS 火箭炮、NASAMS 防空系统、F-16 战斗机全招呼上了。最狠的是 HIMARS,三个月就端了俄军 50 座弹药库,把顿巴斯前线的补给线炸成了筛子。去年夏天,乌军拿 HIMARS 精准打击赫尔松的 E58 公路桥,直接在桥面上轰出五个大洞,逼得俄军装甲部队绕道 80 公里,活活拖慢了进攻节奏。 最让人惊掉下巴的是情报战 —— 美国卫星实时盯着俄军动向,连前线指挥官的手机信号都能定位。去年 10 月,乌军靠着美国提供的坐标,用 “海马斯” 一炮干翻了正在开会的俄军第 58 集团军指挥部,当场炸死 3 名校级军官。这哪是打仗,分明是降维打击。 至于 “心慈手软” 的教训,俄军初期吃的亏太大了。2022 年刚开打那会儿,俄军想着 “点到为止”,没对乌克兰的电力枢纽、铁路网下死手,结果给了乌军喘息机会。等回过神来搞 “基础设施战”,乌克兰早把关键设施加固成了铁王八 —— 基辅的变电站套了三层防爆墙,哈尔科夫的铁路隧道藏着备用铁轨,炸一次修一次,生生拖成了消耗战。 反倒是后期调整战术尝到了甜头。2024 年俄军用上了 “无人机 + 铁蒺藜” 组合拳:先用无人机在乌军运输线上撒铁蒺藜扎轮胎,等车辆一停,自杀式无人机立刻扑上去炸个稀巴烂。去年 12 月在库尔斯克州,俄军靠这招三天瘫痪了乌军 17 辆卡车,逼得他们前线部队只能徒步扛弹药,效率暴跌 70%。这就像打蛇要打七寸,你手软一下,蛇就敢回头咬你一口。 说到底,现代战争早不是 “导弹洗地” 就能摆平的。人家乌克兰背后站着整个北约的情报网、工业链,你扔一枚导弹,人家能调动十套防御系统来扛。更关键的是,战争拼的是体系 —— 从卫星侦察到无人机打击,从工业产能到舆论战,哪一环掉链子都得吃大亏。俄军这三个教训,说白了就是一句话:打仗得动脑子,光靠蛮力,就算导弹堆成山,也照样能被人用盾牌砸趴下。

0 阅读:2
探修説

探修説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