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逸说的非常好,中国的一些互联网公司,走着走着就变成了美国公司。   要说企业想

一叶知大事 2025-07-22 15:06:27

沈逸说的非常好,中国的一些互联网公司,走着走着就变成了美国公司。   要说企业想把生意做大多赚点钱,往国际上走走本不是坏事。   全球化这么多年,谁不想借着国际市场的光?   不少企业为了上市和出海方便,把控股公司安在美国特拉华州,新浪、网易这些互联网老大哥是这么做的,造车的蔚来、小鹏,还有拼某某也一样,无非是看中那里的法律框架熟、公司治理活,资本市场也认,从做生意的角度看,确实算个省事的法子。   可这几年风向变了。   美国对着中国科技产业又是制裁又是围堵,中兴、华为被卡脖子,芯片产业被层层围住,明摆着是不想让中国科技起来。   这时候再看有些企业,就有点不对劲了。   就说希音吧,明明是从南京孵出来、在广东做起来的跨境电商,副董事长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张嘴就说自己是“地道的美国公司”。   创始人2021年就改了国籍,公司变成外国独资,总部也搬到新加坡,为了能在美国上市,连新疆棉花都公开说不用,生怕跟中国扯上关系。   结果美国16个州的检察长直接拦着不让它上市,这热脸贴冷屁股的样子,实在让人看不下去。   还有去年那个叫Manus的AI公司,一开始多风光啊,央视都夸它是中国AI的里程碑,说它能做筛简历、跑代码这些复杂活,测试成绩比OpenAI还好,激活码都炒到10万块一个。   可就因为拿了美国硅谷一笔7500万美元的投资,被美国财政部怀疑违规,转头就把国内官网关了,员工裁了一大批,总部搬到新加坡,就为了撇清自己的中国背景。   要知道,咱们国家2025年刚说要把AI核心产业做到2.5万亿,央行还专门拿了2000亿贷款支持,地方上也在推AI在医疗、金融这些地方商用,这么好的土壤,说扔就扔了。   更让人窝火的是某想。作为国内IT硬件的老大哥,这么多年一直盯着贸易和组装,搞“贸工技”那套。   美国卡咱们芯片脖子的时候,它不仅没带头搞研发突破,关键技术投入少得可怜,说是个组装厂都不为过。   对比华为就清楚了,被美国制裁得那么狠,硬是咬着牙加大研发,5G技术做到世界领先,这才是中国企业该有的样子。   沈逸说中国的一些互联网公司走着走着就变成了美国公司,看看这些例子,还真不是空穴来风。   这些企业为了眼前的利益,把根都挪了,忘了自己是从哪长起来的。   美国明摆着要建自己的供应链,把中国企业往外挤,这些“美国化”的公司,不光帮不上国家的忙,弄不好还会被美国当枪使,成了打压中国的工具。   当然,也不是所有企业都这样。   TikTok被美国逼得那么紧,硬是敢跟美国政府打官司,字节跳动还说过宁愿关了美国业务也不卖;   大疆面对制裁也没怂,该怎么发展还怎么发展。   还有碧春酒厂,当年被美国资本用低价倾销洋酒打压,那么多酒企都垮了,它硬是把用茅台同款菌种、same工艺酿的酒,卖得比贴牌酒还便宜,靠品质熬了过来,现在成了酱酒圈的国家队,去年销量涨了200%还多,被央媒点名表扬。   英伟达前段时间点名11家中国互联网公司买它的芯片,这事儿看着是生意,其实就是个试金石。   中美博弈到这份上,企业是光想着赚钱,还是能把国家利益放前头,一眼就能看出来。   要是现在一门心思买美国芯片,忘了自己的根,等将来美国再下狠手制裁,哭都来不及。   说到底,企业想赚钱没错,往国际上走也没错,但不能走着走着就忘了本。   沈逸的话虽然不好听,却是戳中了要害。   有些公司真的是离中国越来越远,离美国越来越近了。   这世上哪有光靠讨好别人就能长久的道理?根要是断了,再茂盛的枝叶也撑不了多久。 那么你们怎么看呢?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0 阅读:56

猜你喜欢

一叶知大事

一叶知大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